山海经是后人写的科幻小说,还是前人留

说到《山海经》作为一个现代人,对古人的智慧是佩服不已,虽然现代科技发达,可以追寻古人的蛛丝马迹,但,毕竟历史已经过去,不能倒流,更不能重来,我们只能凭借着我们崇敬的心情,发挥我们的想象,去感受和揣摩古人的伟大智慧,也许,我们小小的聪明,不足以完全了解和解答所有未解的深奥之谜,但,我们足以自豪,因为我们灿烂的上下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山海经》就是这样让现代人琢磨不透的例子。

《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其余篇章内容早佚。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地理大发现,动植物信息,巫术,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等。

最早提到《山海经》的是司马迁,最早整理《山海经》的西汉刘歆,秦始皇应该读过《山海经》,秦始皇对海外求仙笃信不疑,渴求长生不老。吕不韦也可能读过《山海经》因《吕氏春秋》记述有许多《山海经》的内容,屈原应该读过《山海经》因为《天问》中有大量与《山海经》相同的内容,屈原的其它文章亦有与《山海经》相同的记述,还有庄周,老聃等。

东晋时文学家郭璞对《山海经》进行了整理,并作了精细的注释工作,对于了解《山海经》原文有极大帮助,可尽管如此,《山海经》到底是谁写的?

传统的说法是《山海经》是治水的大禹或者是他的臣子伯益写的,但这从逻辑上就不大可能。夏代距离现在已经多年,能留下如此篇幅的神怪著作,恐怕不是一时一人所能完成的,更何况中国古代有托付名人来显示书的名气的传统。

现代中国学者一般认为《山海经》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时间大约是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楚,巴蜀,东及齐地方的人所作,到西汉校书时才合编在一起。具体说来则有以下几种意见:

1、汉代的刘歆认为《山海经》成书于夏代之前,

2、梁启超和袁珂认为其成书于战国至西汉初年

3、徐显之则认为该书“草创于禹益,成书于夏代,完善于春秋战国之际”。

目前学术界认为,梁启超、袁珂的说法较为可靠。从《山海经》所载内容来看,上自传说时代,下自成书之时。其中包括夏、商时代的历史,尚说得过去,但若认为最终“成书”于该时,似乎是不可能的。因为有很多那一时间段之后的地名、政权名称的出现。但可以肯定的是早先夏商的传统地理知识在战国到西汉的编书过程中得到了充分应用,能反映一些远古情况。

山海经出书得年代不会久远,可能是春秋战国时期,但忽略了一个东西,就是山海图,先有山海图,后有山海经,为什么先秦时期很少有书描写山海经或山海图,因为他是皇家圣物。五行方位展开顺序不是习以为常的东、南、西、北,而是有悖常法的南、西、北、东。蒙文通曾经据此为论据之一指出,《山海经》是古代南方(即古巴蜀和楚)人的作品,故在篇章安排上以南方为首,后人也多袭其说。

根据古人的特点,山海图不可能画在牛皮或刻在石头上,只有做在青铜器上,那么大的世界地图做在青铜器上,能让我们想到的,只有九鼎,没错,就是在战国时期消失的九鼎。九鼎并不是禹一人所做,禹可能做的是第九鼎,其它八鼎谁做的,历史上只有一次描述,就是犹太人所说的约柜。

“约”是指上帝跟以色列人所订立的契约,而约柜就是放置了上帝与以色列人所立的契约的柜。这份契约,是指由先知摩西在西奈山上从上帝耶和华得来的两块十诫石板。

约柜并不是什么和上帝的契约,古人虽然迷信,但不愚钝,哪有什么契约,它就是当初成型的九个山海图中的最早的两个,南山经,中山经,海内南经,海外南经海内经,大荒南经等,只不过生产力条件所限,当时是刻在石板上。

正是由于这些地图,才让当时的人类能够迁移寻找食物。所以人类科学家应该放眼全球来看待山海经,由于山海经来自于山海图,所以里面的动物部落等可能存在失真,就需要发散的思维看待。

现在虽然并不能弄清楚是谁写的,怎样来的,暗示着什么,有什么奥秘,但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145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