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冲突晚上空袭以色列报复来得很快,2
中东位于欧亚非大陆交界处,地理位置极其重要,素有“两洋三洲五海之地”的称号。这里还掺杂着领土纠纷、宗教信仰、恐怖主义、霸权政治等问题,这让形势变得更加错综复杂。近日中东再起战火,让世人揪紧了心。
8月21日,“今日俄罗斯”的消息称,当晚以色列国防军趁夜对加沙发动空袭,哈马斯的4个武器仓库遭到攻击。现场顿时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夜空都被点亮。
以色列夜袭事出有因,国防军宣称是为了回击当天哈马斯在边境制造的混乱。
当天下午,巴勒斯坦加沙地带的数百名民众与以军发生冲突,混乱中士兵向人群开火,造成1名17岁的平民死亡,至少22人受伤,其中还包括一些妇女、儿童、记者。
而以方的一名边境警察在冲突中被打伤,由此,当夜以军再次空袭了加沙的4个武器仓库。报复来得如此之快!
中东地区还有一个称号是“火药桶”,在这个桶里面充斥着各式各样的矛盾:巴以冲突、水源争夺、宗教信仰、强权政治等等等等,再加上某些别有用心大国的干涉,任何一粒微小的火星都会点燃火药桶。其中最大的“火星”、最大的潜在威胁就是巴以冲突。
二战后,曾被纳粹德国欺压得几乎灭种的犹太人决心在故居立根建国,美国也急需一个代理人打入中东,以此来左右这个战略要地的局势。
在美英等国的经济、军事、政治等全方面扶持下,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回到中东,凭借着强大的国防力量站稳了脚跟。
而当地土著阿拉伯人自然不能任其发展,但经过二战后的几次中东战争,非但没能把犹太人赶跑,还让其占领的地盘越来越大。巴勒斯坦失去的土地越来越多,被以色列分割包围在若干块区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残酷的战争造成了成千上万的难民,再加上席卷全球的疫情影响,更让当地的人道主义形势变得极其严峻。
今年5月,巴以冲突再次升级,就连加沙地带唯一的一座疫情检测点都被以色列空军炸毁。
依靠着自己拳头大胳膊粗而仗势欺人,以色列的单边军事行动愈演愈烈,各方纷纷谴责并督促其保持克制冷静。
同时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还拿出实际行动,在5月17日宣布开始向加沙北部的5.1万名难民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并将以现金转账、粮食援助等多种方式定期帮助加沙地区的26万民众解决基本的生存问题。
关于8月21日上百名巴勒斯坦百姓为何与以军发生冲突,以色列媒体的报道是:以军担心国际援助资金会流入哈马斯手中,成为其攻击以色列的经费,因此拒绝向巴勒斯坦发钱。
等着资金救援的加沙百姓得知消息后,自然群起抗议进而演变成暴力冲突。
掐断人道主义救援物资运输通道的事,以色列并不是第一次干了。5月10日,以方就关闭了连接加沙和以色列的凯雷姆沙洛姆口岸。
这个口岸的地位相当重要,是加沙地带与以色列交界地区唯一长期开放的商品进出通道,因其战略地位的重要性,经常被以色列拿来用作威胁巴勒斯坦的筹码。
经各方协商,5月18日凯雷姆沙洛姆口岸再次开放,但好景不长,因局势升级,19日以方再次将其关闭。
打归打闹归闹,别拿老百姓开玩笑。动不动就以关闭口岸、禁止援助的方式威胁巴勒斯坦,实在令人所不齿。
从内塔尼亚胡到贝内特,以色列总理在变动,但对巴勒斯坦的态度却始终未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也唯恐天下不乱。
甚至在5月14日,以色列向加沙的个目标发射了枚导弹造成重大损失后,美西方还表态支持以军的“自卫行动”。这更让以色列有恃无恐,肆无忌惮地空袭轰炸。
哈马斯自然也不会一直等着被动挨打,面对强大的以军,虽然无力正面硬刚,但以游击队形式骚扰出击、发射火箭弹,零敲碎打下也让以色列非常头痛。这就使得二者时不时爆发武装冲突,中东地区永无宁日。冤冤相报何时了,巴勒斯坦和以色列这对老冤家打了几十年,最终受伤的只能是当地平民百姓。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2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