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势有变11月4日,美国主动承认霸权没
这个世界上,没有谁能一直延续霸权,多年前的“日不落帝国”是如此,现在的美利坚亦不例外。
随着“大变局、大疫情”接连袭来,世界已然迎来了新的一轮“洗牌时刻”,当初的大不列颠与现在的美利坚,都在经历着不同程度的霸权没落与终结。
11月4日这天,美英各传来了一个不同寻常的消息,再次凸显了西方霸权的日渐式微与光芒黯淡。
先来说说美国吧,这回终于主动承认“美式霸权没落”了。
4日,美军最高将领、参联会主席米利在参加阿斯彭安全论坛时承认,世界正在进入“三极格局”——中美俄都是大国,美国多年来的统治地位可能已经结束。
米利还指出,随着各国军事实力不断增强、技术不断复杂化,当前局势要远比过去50年或60年更不稳定,如何维护大国间的和平,也远比冷战时期要困难得多。如今,如何避免新的冲突发生,将是美国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尽管,米利为了照顾到美国的感受,特地用了“可能已经结束”来形容美式霸权的衰败;但外界都心知肚明,随着世界各国相继崛起、美国失去“一超多强”中的唯一超级大国地位已是不争的事实,这无关疫情、地缘政治因素等影响,而是世界发展历程上的必然趋势。
此外,讽刺的是,米利一边高呼必须重视维护大国和平,但另一边却在炮制各种“俄罗斯以及其他国家威胁论”,变相加剧局势的紧张、制造矛盾与冲突。
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克米利
并且,在米利描述其口中的“三极格局”时,主要用意并非称赞,更多的还是想引起欧洲各国以及国际社会的注意力,为下一步联合盟友围堵俄罗斯等国做准备。
除此之外,米利这回承认美国霸权没落,没准也有先“自贬一等”、而后再冠冕堂皇升级核武库、并向盟友提供核武的可能。
此外,不论米利的初衷和用意是什么,其公开承认美式霸权没落是事实,并且这一点,还得到了诸多美国民众的认可。
4日,美国皮尤研究中心公布了一项调查报道,显示有57%的美国人认为,美国的民主“曾经做得很好,但最近几年不行了”,另有23%的人表示,美国从来的都不是其他国家的民主典范,仅有17%的人认为美国在民主问题上做的不错。
要注意,在过去数十年里,美国搅乱世界局势、四处煽风点火、而后趁机掠夺利益,就是打着“人权灯塔、世界警察”等旗号。
但如今,从这份民调数据来看,美国,显然已经开始反对美国了。这再次体现了——霸权行径终究是不得人心且人人喊打的,更是走不长久的。
当然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超过半数美民众认为“美国不行了”,并非一蹴而就。
一来,在经济上,自从08年的金融危机发生以来,美国经济便一直很不稳定,失业率飙升、通胀危机等是常有的事,这令美国大多数中产以及普通民众的幸福指数大幅下降。
要注意,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美国社会的高福利政策,一名普通工人的薪资、就能养活老婆孩子且生活惬意,以致于当时出现了风靡一时的“美国梦”。
但如今,再回头看看美国失业率飙升、通胀危机加剧,数千万人靠领救济金过活的现状,哪点还有所谓的“美国梦”身影?而导致这一切的原因,表面上是持续萎靡的经济,但根源还是“不断衰败的美国霸权”。
也正因为这种“近乎天差地别的现状对比”,更加让不少美国民众认定——“美国确实不行了”。
二来,在军事方面,由于工业革命带来的红利被消耗殆尽,美国又因为长期将制造链下游甩向世界各地,导致工业体系出现了严峻的“空心化”危机,军工方面的发展已然处于劣势。
例如,美国研发的首款高超音速导弹,便接连2次发射失败,相比之下,俄罗斯的4款高超音速导弹,以及最先进且足以拦截高超音速导弹的S-防导系统都已先后问世。
又例如,美国研制F-35战机时,便因为“有心无力”、不得不找来英澳加、土耳其等10多个国家一同合作。
因此,在美国停滞不前、俄罗斯等国却“高歌猛进”的情况下,美民众自然会对白宫失望。
三来,随着美国非裔男子弗洛伊德之死、美警方多次对平民使用武力等事件相继发生,以及美国在阿富汗、中东等国犯下的种种罪行被公之于众,美国民众对白宫政客一直鼓噪、炒作的“人权灯塔”形象越发质疑,甚至认定美国已经失去了维护全球化战略的能力。
总之,当今世界,早已不再是霸权主义能大行其道的旧世界了,美国也早就不是当初那个能一手遮天、呼风唤雨的美利坚了,若继续沉浸在霸权思想中不愿清醒,那么被时代抛弃、被世界孤立,也不过是迟早的问题。
此外,也正因为美式霸权的日渐式微已成事实,白宫必然会使尽浑身解数、维护霸权或阻止霸权没落的速度。在这一过程中,同样充斥着诸多的风险与变数。对此,世界不可不防。
说完了美国,再来说说英国发生的事——气候峰会期间,英国被批“待客不周”,英首相约翰逊主动向以色列道歉。
近期,随着G20峰会和联合国气候峰会相继召开,欧洲确实是“热闹非凡”,也发生了许多影响世界局势的大事,如果非要从这些事中,提炼出一些关键词的话,那么“道歉”必然位列其中。
首先,拜登一到欧洲就向法国总统马克龙“登门道歉”,表示潜艇事件是“受了澳大利亚的欺骗”,不是有意抢法国订单的。
其次,在气候峰会上,拜登替特朗普政府、为美国退出《巴黎协定》一事公开道歉。
如今,在拜登接连道歉之后,“接力棒”来到了英国首相约翰逊手里。
日前,由于英国在举办气候峰会时,没有设立残疾人通道,导致坐着轮椅的以色列能源部长卡琳·埃尔哈拉、在会场外苦等了2个多小时后,最终不得不返回80公里外的酒店,缺席此次峰会。
对此,同样在伦敦参会的以色列总理贝内特第一时间表达了不满,并表示“如果部长不能参加峰会,那他也不去了。”
可见,以色列这回确实生气了。
4日,约翰逊不得不主动向坐在轮椅埃尔哈拉弯腰道歉,并伸出了自己的胳膊肘,打算与其“碰肘”。但结果,埃尔哈拉双手紧握、面露尴尬与苦涩,神色依旧很不开心。
此外,英国驻以色列大使也对此事向以色列公开道歉,并表示日后将深刻反省、避免此类事件再度发生。
在这之中,请注意2个关键细节:
一,埃尔哈拉在会场外苦等了2个多小时,都没有人来解决问题,甚至连来个人搀扶她进会场的都没有。
不得不说,堂堂英国、偌大的伦敦,就这么“缺人手”吗?究竟是缺人还是压根不在意?
二,埃尔哈拉居住的酒店,居然在80公里之外……
按理说,这种关键会议,应当住在就近区域才是,而且埃尔哈拉还是腿脚不便,就更不应该住这么远了。
这再次体现英国对于来访外国政要的“不重视”与待客不周,以及举办峰会的失败。
此外,这也不禁让人发问,要是当时在会场外苦等的人是美法德等国部长,估计英国也不敢不当回事吧。
说到底,西方国家看似团结一致,实则一盘散沙,各自都在为了利益而战,哪还会顾及什么盟友情谊。
或许,正如马克龙2年前所说的那样——西方,正在经历霸权的终结。
而这种衰败与没落,注定是不可逆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3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