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创新地图亚洲挑战美国领先地位,欧洲正

来自于Strategy-Business的数据报告显示,中国和印度的创新支出自年以来已经蓬勃发展,事实上总的来说,亚洲开展的研发项目远多于北美或欧洲。以下是报告主要内容:

随着技术研发更加趋向全球化,创新的地理足迹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根据全球创新强的研究以及我们对于企业研发支出的年度分析,近94%的大型创新中心目前都在国外开展自己的创新项目。这些公司将他们的创新投资转移到销售和生产发展最快的区域,以及他们可以直接获取合适技术人才的地方。不出所料,中国和印度的创新支出自年以来已经蓬勃发展,事实上总的来说,亚洲开展的研发项目远多于北美或欧洲。

或许更加出乎意料的是,美国的创新支出占全球创新支出的市场份额已经趋于平稳,尽管美国公司增加了在亚洲进行的研发数量。这部分因为其他国家的公司增加了在美国的研发活动,特别是硅谷,一直都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欧洲的创新支出增长的更加谨慎和不均衡,有一些国家,如法国和英国,从年到年,国内研发支出有所下降。更多的欧洲公司正选择在其他地方扩展他们的研发业务,包括低成本的亚洲国家(指那些年平均工程薪水少于美元的国家)以及高成本的国家,比如美国。

对于一些领先龙头企业,实施全球化创新战略已经初显成效。那些倾向于全球化研发足迹的企业与那些全球水平较低的竞争者相比,拥有一系列更好的财务指标。这非常重要,因为在前些年,我们并没有显著的数据来证实更高水平的研发支出才能带来更好的结果。我们的理念一直以来都是这并不取决于你在研发上投入了多少,而在于如何支出。但仍然是在支出地点决定了你的成功。与10年前相比,对于研究与开发地点的决策在今天看来有非常大的不同。

从全球范围来说,全球家创新公司,也是在研究和产品开发以及市场服务方面支出最多的家上市公司,他们的研发支出在年增加了5.1%,达到了亿美元,是过去三年增幅最大的一年。总部位于美国,欧洲以及日本的公司持续占据了大部分的创新支出:在年占据了86%。

但是我们知道仅仅根据总部的位置来分析全球创新者并不能揭示创新的工作真正是在哪里进行。为了分析全球各地区和国家的创新支出情况,我们研究了23个国家的个公司在超过60个国家的个地点开展研发项目。这些主要的创新者占据了全球创新支出强的71%。

亚洲:中印崛起,日韩略有下降

亚洲崛起成为企业研发的首要地点,是全球创新支出流动最巨大的变化。在年,亚洲占据了全球个最大投资者35%的研发支出,超过了美国(33%)和欧洲(28%)。这是“区域内”研发的总和,同时包括国内公司支出以及从其他区域引入的支出。在年,欧洲是领导者,其次是北美。

在年,亚洲、北美以及欧洲的研发支出大部分来自于国内公司(在每个区域)。在年,亚洲唯一实现了平衡转变,52%的研发支出都是由总部位于区域之外的公司投入。中国以及印度的创新活动是亚洲崛起的关键。在年到年之间,中国的研发支出增加了%,达到了亿美元,使其成为第二大企业研发区域,超过了日本和德国(分别是亿美元和亿美元)。尽管美国同样以亿美元独占鳌头,但是差距正在缩小:在年,中国的研发支出仅仅是美国的23%,然而在年,这一数据提高到了38%。

年,中国从总部位于其他国家的跨国公司引入的研发投入达到了亿美元,是亿美元国家全部创新投入的81%。在年国家全部创新投入是亿美元,几乎全部来自于国外。因为那一年仅仅有一个中国公司被包含在我们最具创新企业的样本中。到年,超过11家中国公司进入了这一榜单。这12个公司加起来在国内花费了亿美元的研发支出。美国是年中国研发的主要投入国,占据39%的份额,紧接着是日本(20%)以及德国(10%)。

我们的研究受访者认为高速增长的市场是将研发转移向中国最主要的原因(71%),其次是靠近主要的生产场所(59%),靠近主要的供应商(54%),以及较低的开发成本(53%)。“我们必须承认中国是世界的工厂,”全球工业和技术公司西门子的董事局成员和首席技术执行官SiegfriedRusswurm说。“我们做出了一个清晰的决策,我们需要使我们的产品定义、产品设计以及工程仅仅依靠这个前景广阔的市场。”

Russwurm强调典型西方设计的高端产品往往在中国无法产生共鸣。“我们在中国的同事能够使用西门子所有的技术,以神奇的成本优势,利用中国的供应商,他们根据市场所需的独特功能来设计产品,并完美满足中国的需求。”Russwurm说,来自于西门子中国研发中心的创新已经让公司可以提供其中一些产品,比方说简单的电脑机控制器,在西方市场以更低的价格捕捉新的市场细节能够让很多客户得到自己预期的产品。

中国的公司目前也在输出研发支出。尽管年中国总共的研发输出仅仅只有20亿美元,但是中国的一些龙头企业已经成为全球品牌,并设立了全球研发运营中心。例如消费电器以及家用电器制造商海尔在年从松下收购了三洋电器业务后,在日本建立了研发中心。随着海尔在欧洲以及北美业务的发展,海尔已经在德国以及美国建立了研发中心。

在年,海尔收购了新西兰电器制造商费雪派克,包括其厨房电器产品开发中心。海尔家电集团副总裁以及海尔全球研发总经理王烨说:“通过与海尔青岛总部的主要研发中心合作,每一个全球研发中心可以作为交流资源的平台以及连通世界的渠道,同时还包括所大学,个科技孵化器以及数千家技术公司,当然还包括当地政府。所有这些资源持续为我们的终端客户提供创意和解决方案。”王烨列举了一个例子:海尔青岛创新总部与新西兰中心合作,将电动马达与滚筒洗衣机的技术进行整合,最终开发出了Intelius高级洗衣机,成为了新西兰销量领先的洗衣机,并占据了中国30%高级洗衣机市场。

印度崛起作为一种新的研发力量已经卓有成效。在年到年间,印度全部企业研发投入增加了%,达到了亿美元。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其他国家的研发投入,这增加了%。不出意料,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软件研发基地,将研发中心转移到印度的跨国公司列举了一系列原因,然而成本通常不是最重要的。“由于和美国的时间差,我们在印度的技术中心能够给予我们全天候的条件来加速发展。”美国飞机,交通,能源以及工业市场特殊部件制造商ITT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说道。“最大的优势是能够获取最近接区域客户的技术人才,但这并不是最主要的驱动力。”年印度在全部国内研发投入排名中从第七名上升的第五名,超过了英国和法国。

在亚洲的其他国家,韩国的国内研发投入在年到年间增长了98%,使其位列第八名,领先以色列,意大利以及加拿大。日本从第二名跌到第三名,尽管在年到年间国内研发投入增长了24%。日本降低了向美国输出的研发投入量,将主要目标转向“近岸”低成本的中国。日本引入的研发投入增加了74%,主要来自于韩国和欧洲。

美国:创新全球领先,但正丧失领先地位

美国长期以来一直在创新方面处于头号位置,年国内研发的总投入达到亿美元,更不用提这是美国公司向其他地区研发输出亿美元的情况下达到的。这些研发输出大都流向了低成本国家,特别是亚洲。其中印度和中国是美国输出的主要目的地,各占了总数的15%。这代表着自年以来的一次重大变化,当时英国还是美国研发输出的头号目的地,法国也在美国研发输出目的国中占据前十的位置,但后来被南非超越。要想具体了解年到年如何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最好的方式就是让我们看一下各国的研发国内总投入和美国的比较。

从年到年,美国的研发总投入中,41%的增长是由美国本土企业贡献的,达到亿美元,23%的增长来自其他国家的输入,达到亿美元。在过去的十年中,一些政策制定者,分析师和商业领袖一直对美国工业的空心化表示担忧,他们担心随着研发不断输出到低成本国家,大多数的生产型工业也会在21世纪远离美国本土进行。虽然美国的研发输出不断增加,但这种效应已经被输入的增加所抵消。其中最大的输入增长来自于欧洲国家,它们在美国有很大比重的投资,甚至在年占到了美国总投资的63%。例如,来自德国的研发输入在年到年间增长了%。德国目前是美国研发输入的首要来源国,超过了日本,而日本在年还有巨大的优势。

从欧洲对美国不断增长的研发输入来看,我们可以发现成本并不是研发地选择的主要驱动因素。毕竟,美国是一个高成本的国家,在很多时候甚至要远超欧洲国家。欧洲国家选择来美国主要是因为,这里离他们的市场和运营地更近,更容易接触到美国的人才和科技优势,并且可以有效利用美国的创新文化,尤其是来自硅谷的文化。

例如,对很多医药公司来说,美国最大的吸引力在于,它有着更加广泛和连贯的创新生态。位于美国的制药公司Pfizer,其全球研发主席MikaelDolsten如是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物医学研究所,而且还提供了大量的资助。尽管资助在最近几年逐渐减少,但其在学术研究方面却有着基石的作用,并且为美国医药确定了战略方向。非但如此,此机构还拥有很强的学术实验室,并有来自慈善组织和病人基金会的积极参与和支持”。

来自西门子的Russwurm补充道,“美国作为全球研发目的地的吸引力,除了临近其庞大和不断增长的市场,还有很多其他原因。其中之一就是数字技术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在这里你可以接触到真正的数字化本土专家,并且比其他任何地方都多。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国社会对创新的开放度。让我们以汽车业为例,在这里,无人驾驶是创新的重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567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