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依靠科技创新实现了农业发展,这或许
作为一个农产品出口国,以色列的先天自然环境并不利于农作物生长。该国超过一半的土地是沙漠,只有20%的国土面积是自然可耕地面积。而以色列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立方米(对比中国人均水资源立方米),全国一半以上地区属于典型的干旱和半干旱气候。
面对干旱的气候,以色列必须创新才能生存。创新在20世纪初表现为一种集体农场形式“基布兹”的诞生,而后是滴灌技术,现在是全球领先的农业科技技术。依靠着一直以来的创新,以色列可以生产本国所需粮食的95%,且农业工人只占雇农的3.7%。
基布兹(Kibbutz)是以色列的一种特殊的集体社区,在过去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基布兹的目标是混合共产主义和锡安主义的思想建立乌托邦社区,社区里的人工作没有工资,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均为免费。而是否进入基布兹,是每个人的自由选择。当决定退出基布兹时,可以得到一些经济上的补偿,相当于退休金。
从年一批年轻的东欧犹太移民在太巴列湖畔创建第一个基布兹算起,距今已有百年历史。随着时代发展,基布兹除进行内部调整外,还演化出莫沙夫(土地私有的农业合作社)和莫沙瓦(个体农民合作组)等不同形式,更好地改善生产关系以提高农业生产力。
据统计,年以色列仍有个基布兹,工业产值占全国的9%,农业产值占全国的40%。
由于与邻国的贸易往来很少,以色列长期依赖基布兹和其它集体农场为其不断增长的人口生产粮食。尽管近几十年有些社区进行了私有化,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但那些在基布兹中长大的一代,成为了以色列农业创新的领头人。
在20世纪50年代,工程师SimchaBlass和他的儿子Yeshayahu发明了滴灌系统——通过将水直接灌溉到植物的根部,大大减少用水量。年,Simcha和Hatzerim基布兹成立了Netafim灌溉公司,将滴灌技术越做越大。现在,Netafim公司依然是全球领先的智能滴灌和微灌解决方案提供商,并被认为创造了现代滴灌系统。
而现在,54%的以色列农业科技企业由在基布兹长大的人管理。《经济学人》的一篇文章分析了目前以色列蓬勃发展的农业技术。
四年前成立的Taranis公司,使用无人机、飞机和卫星的高分辨率影像来诊断农业领域的问题,其中包括棉铃虫、疾病、干燥和营养不足。像Taranis这样的农业科技公司,目前在以色列有多家,这个数量几乎是网络安全领域的两倍。其中的三分之一在5年前并不存在。据非营利组织Start-UpNationCentral的数据显示,以色列农业科技公司在年吸引了1.71亿美元的股权投资,远高于澳大利亚和巴西等农业大国。投资者们表示,虽然其它国家在农业科技上的投入也很大,但以色列依旧排名靠前,仅次于美国。
以色列的这些新技术公司利用植物生物学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技术进步而发展。去年在以色列成立的初创公司中,Sufresca在开发可以延长水果和蔬菜保质期的食用涂料,Beewise利用人工智能实现蜂箱维护自动化,Armenta在研究治疗患病奶牛的新疗法。其他公司则瞄准了制药作物和替代蛋白质食品等新兴行业。
这些新公司从全球农产品供给过剩中受益。农产品的供给过剩导致了农民的利润率下降,从而对提高生产率和利润的工具的需求增加。在经历了年空前规模的一轮合并后,农业巨头一直在寻求削减成本。股东们也在寻找新的经营方式(在过去3年中,十大食品公司中有6家更换了首席执行官)。许多公司认为外部创新比内部研发更快、成本更低。
以占GDP的比例衡量,以色列的民用研发支出总额超过了任何一个欧洲国家。农业科技从这笔资金中分得一杯羹。政府支持大学和实验室,也投资风险投资基金和初创企业。
以色列善于将想法转化为利润。以色列理工学院的专利授权收入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一半多,尽管它在研究上的投入要少得多。明年,政府计划首次赞助将初创企业与农民联系起来的试点项目。这样技术在进入国际市场之前,就可在当地先试用和测试。
另外,以色列农业科技的创新也来自于一些人的部队经历。利用无线传感器测量土壤湿度的CropX公司的首席技术官NadavLiebermann,就曾在一个为特种部队制造硬件的部队服役,他曾参与研发置于敌方地下收集情报的设备。
在蓬勃发展的农业科技势头下,以色列农业科技公司面临的下一个挑战将是规模扩大。有限的耕地意味着必须尽早在国外寻找合作伙伴,同样也需要了解有着不同气候的出口市场,比如巴西或美国中西部。虽然创业公司的创始人往往很快就会卖掉公司,但许多人将他们的财富再投资于新的创业公司,而买家往往继续把以色列作为研发基地。
但危险的是,如果没有更大的本土公司,包括基布兹在内的许多技术水平较低的以色列人,将无法跟上蓬勃发展的科技产业。
题图来自pexels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3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