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期核弹怎么处理中美俄三国做法殊途同归拆
目前,全世界一共有九个拥核国家,总计有枚核弹头。其中,持有核弹头数量最多的是俄罗斯,拥有枚,第二名是美国的枚,中国在枚到够用两个数字之间摇摆,法国有枚,英国有枚,巴基斯坦有枚,印度有枚,以色列有90枚,此外今年朝鲜首次被列入数据,持有20枚。
这么多核武器,如果过期了,要如何处理呢?
理论上核武器跟普通的使用火药和化学物质的武器不同,是没有保质期的,毕竟核原料有很长的半衰期。仅原子弹就有两种,一种是使用铀的铀弹,半衰期长达71年,另一种则是使用钚的钚弹,半衰期2.4万年。
所以理论上说,一枚原子弹可以从石器时代保存到现代。
然而核材料稳定,不代表原子弹的其他部件也稳定。比如说核武器上的高精度机械电子系统,弹道计算机,还有电子元器件和其他的金属,塑料零部件,不论是哪个零部件,过了保质期或者出现损坏,都会对核弹的性能造成影响,甚至让核弹变成哑弹,严重情况下甚至会造成核泄漏。所以一般来说核武器的有效寿命一般也就10到20年,美国核弹质量好一些,可以延长到30年,其中目前全世界保存世界最长的核弹,是美国的民兵3,直接存了36年没出问题,那么当核弹正式到期之后应该怎么处理呢
传统的处理方式,基本上就是填埋。要么埋到地下,要么是封进水泥筒沉到海底。后来因为海洋污水污染问题,沉海的操作被放弃了。再后来由于能埋藏核废料的地方也越来越少,填埋的方式也就基本被放弃了,所以中美俄三国开始转为研发核弹的二次利用方案。
首先动手的是美国人,美国人选择将核废料转化成核燃料的技术。本虎刚说了虽然核弹会过期,但是核弹里面的核装药不会,所以能直接拿出来给核电站供能。当时美国甚至还在南卡罗莱纳州专门造了一个把退役核弹的核装药,改造成核电站燃料的工厂。根据数据统计,这座工厂建成后给美国各大核电站源源不断提供材料,让美国核电占据了全国电力的10%。
甚至美国人自己的废料不够用,还直接从俄罗斯进口,直接买了80亿。最后美国得到了电,俄罗斯得到了钱,还清空了一批自己无法处理的核废料,堪称一举两得,算是美俄这对老冤家这么多年来,非常少见的一次真正的“互惠互利”合作。
除了把核废料取出来发电之外,被拆掉核战斗部的核导弹,也就是运载核战斗部的发射载具本身,也被投入到了航天研发工作,用于各种新型技术测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火箭技术。
发射分导式核弹头的洲际弹道导弹和运载火箭之间,在很多工作原理上都有相似之处,而核导弹原本运送的是核弹头,那么拆掉核弹头之后进行改装,让其运送航天器,这做起来并不是一件难事。
苏联曾经开发的全世界最大的第聂伯号运载火箭,就是在R-36M洲际弹道导弹,也就是撒旦的基础上进行改造而成的,其性能之强就连美国都没有能与之相比的型号。
后来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出来了,俄罗斯大量减持该型号核导弹,于是有不少撒旦改行成了第聂伯。
看俄罗斯人玩的这么嗨,美国人自然也不甘示弱。他们也采用同样的方法,把民兵导弹,给改造成了米诺陶固体运载火箭。不过说是改造,美国人的方案其实更类似于先把核弹拆成零件,然后再按照航空火箭的方式重新组装。他们先将火箭发动机给拆了,再将这些发动机和新制造的航天固体火箭发动机,去组成一个4/5级火箭。这样做虽然工艺更为复杂,而且花的时间和精力也更多,但也有明细的好处,这种火箭的稳定性,是要比俄罗斯的第聂伯号更强的。
除了美俄,中国也采用过类似的办法。不过和美俄的锦上添花不同,对中国来说这项技术简直就是雪中送炭。
当年我国的航天事业起步的太晚了,家底储备不够厚实,运载火箭产能不足。所以我国选择把一些过期的东风-5号导弹,改装成长征-2号火箭,来满足我国的航天发展需求。
甚至优于长征2和东风5根本就是一个技术体系下的东西,只不过一个军用一个非军用,所以转换的时候非常方便,方便到只需要给东风-5刷上一层白油漆,再拆掉核战斗部换成航天器,改造工程就算完工了。
再有一点,核武器威力巨大,但是保养麻烦,保养价格也高。有数据表明,核武库储量最大的俄罗斯,年度军费当中的三分之一都会用来维修保养核弹头、并添置新造各类核武器和核打击平台,强化俄罗斯的核武库。而美国则是单独划出亿美元左右的军费,作为核弹头的维护费用。当核弹到达自身使用期限后,如果不及时报废,或者是改装成火箭使用,那么保养价格将会成指数级别提升,而且风险指数也会直线攀升,稍有不慎可能就面临核泄漏问题。
所以为了能甩开过期核弹这个大包袱,中国,美国,俄罗斯,不约而同地使用了类似的处理手段,让这些在导弹发射架上面躺了一辈子的战略威慑武器,重新变成民用品,然后发挥自己最后的价值,在生命周期的最后时刻实现物尽其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9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