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为何能打赢5次中东战争称霸一方原来
我们知道,在中东地区,以色列虽然是一个弹丸之国,面积只有2.5万平方公里,还没有我国的台湾岛大,却没有哪个周边国家敢小瞧它。自年建国以来,以色列先后经历了5次中东战争,每次都是以少胜多,立于不败之地。小小的以色列为何能在群狼环伺的中东始终屹立不倒,除了自身军事的强大与美国的扶持外,还有一点也很关键,那就是每一个以色列人都受到过马萨达精神的教育,铸就了他们高昂的士气和勇敢顽强的作战风格。
以色列国防军可以说马萨达精神的全体以色列人的精神支柱,被称为全世界犹太人的精神源泉。没有马萨达精神的洗礼,以色列人就不可能在几十年的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下面我们来一起了解究竟什么是“马萨达精神”?
马萨达是死海西边一座小山的名字,公元前1世纪,犹太人在马萨达修建了一座坚固的城堡。公元70年,罗马大军攻占耶路撒冷,大肆杀戮。幸存的犹太男女逃到地势险峻的马萨达城堡坚守。旋即而至的1.5万人的罗马军队对坚守在里面的人们:包括妇女儿童在内为人,整整围攻了3年。公元73年4月15日马萨达陷落前夕,犹太人决定集体自杀。他们抽签选出10名勇士作为自杀执行者。随后这10人再抽签选出1人杀死其他9人。剩下最后一人的最后任务是放火烧毁城堡然后自尽。
马萨达堡遗址一名藏在水管里幸存下来的妇女目睹了这个壮烈的时刻,把它告诉了犹太史学家弗拉维斯,从而使马萨达精神传诵至今。马萨达堡战斗的悲壮历史已经过去近年了,但是,犹太人从来没有忘记这段刻骨铭心的历史,“马萨达”已经成了犹太人不屈精神的象征,也是犹太民族战斗精神的体现。
今天,“马萨达精神”被以军作为精神教育的主要内容,以军之所以能在几十年的战争中战无不胜,就是有“马萨达精神”在支撑着他们。每个以色列军人都清楚,弹丸之国的以色列,战败就等于亡国。因此在战争中,以军是没有逃兵的,因为他们根本无路可逃。全军将士都拼死战斗,可见“马萨达精神”是以军官兵的精神之柱。每个新兵入伍后的第一课,必定会去到马萨达堡的遗址前进行入伍宣誓:“马萨达堡再也不会被攻陷!”
第三次中东战争在第三次中东战争时,以色列军队进攻有着“中东的马奇诺防线”之称的戈兰高地,面对密集的火力与雷场,危急时刻,一名以军排长毅然跳进雷场向前滚去,霎时间爆炸声大作,这位军官用生命在雷场中开辟了一条通路。在他的激励下,士兵们纷纷扔掉手中的枪支,发疯一样跳进雷区发疯似地滚动,以血肉之躯为后续部队开辟了前进道路,毫无疑问,以色列人又一次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以色列之王---沙龙在哭墙马萨达精神一直鼓舞着以色列人与全世界的犹太人,这也是以色列这个袖珍小国在敌国包围下,敢于单挑整个阿拉伯世界20余国,依然长盛不衰的真正奥秘。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1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