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两线作战,德国两次失败,为何以色列屡
两线作战是指作战一方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战略方向同时作战,这种作战方式由于力量分散,通常是兵家之大忌。我国的《孙子兵法》中就有相关论述,主张在作战时期,要避免自己两线作战,迫使对方陷入两线作战。古罗马人也有避免两线作战的谚语,认为在两个方向同时进行大规模战争是非常危险的。所以在战争中,很多将领都会尽力避免两线作战,但有的国家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很难避免两线作战,就比如德国和以色列两个国家。
德国位于欧洲中部,东部有俄罗斯,西部有英法,只有北部临海,还被丹麦隔断了海岸线。这种地理位置有着很大的劣势,如果爆发战争,很容易陷入两线作战。德国自己也深知这一劣势,想尽了各种办法避免两线作战,比如一战前的施里芬计划,目的是先用少量兵力挡住沙俄,集中优势兵力快速击败法国。结果一战爆发后,德国未能快速击败法国,无奈陷入了两线作战,最终被协约国击败。二战时德国快速灭亡了法国,但始终打不下英国,后来入侵苏联遇阻,再次陷入了两线作战,结果也是再次失败。
以色列地处西亚的巴勒斯坦地区,西部与埃及西奈半岛接壤,北靠黎巴嫩,东临叙利亚和约旦。在以色列建国之前,阿拉伯世界是一个整体,以色列建国后,则把阿拉伯世界分成了不相接壤的两部分,当然以色列自己也陷入了阿拉伯国家的包围之中。如果爆发战争,以色列也和德国一样,必然陷入两线作战。不过以色列的结果却和德国不同,德国两次失败,以色列却屡次胜利,几次中东战争,都是以色列获胜,实控土地也越来越大,甚至还曾占据埃及的西奈半岛。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以色列比德国实力强?
其实不然,如果让以色列和德国一对一,以色列肯定没有胜算,两国的战争结果不同,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对手实力不同。德国的对手都是世界顶级强国,比如一战时期,英法的实力还非常强悍,都在全世界拥有广泛的殖民地,可以得到源源不断的资源补给。而德国的殖民地不仅少,还被英国海军切断了联系,因此非常被动。二战时期,德国面对美苏,也都是顶级强国。反观以色列的对手,都是阿拉伯国家,这些阿拉伯国家在二战前大多是英法的殖民地,实力和德国的对手相比,差了不是一个档次,这是以色列屡次取胜的一个原因。
第二,帮手实力不同。两次世界大战,德国的帮手实力都比较弱,还有一些国家常常临阵倒戈。比如一战时期,除了德奥之外,同盟国阵营都是弱国。协约国阵营总体实力很强,仅英法自己就有很多帮手,当时加拿大,澳大利亚都出兵参加了对德作战,法国也从非洲征召了黑人军团。二战时期,德国的帮手是意大利和日本,三个国家与全世界为敌,而且意大利和日本也几乎帮不上德国。也就是说,两次大战,德国基本就是孤家寡人。
而以色列的帮手实力则非常强。二战后,以色列能够在巴勒斯坦地区建国,本来就是世界大国支持的结果。年,以色列宣告成立,阿拉伯国家马上发动了对以色列的战争。阿拉伯国家从东西两线进攻以色列,表面上看,以色列是以一国之力单挑阿拉伯联军,但事实上,第一次中东战争时期,以色列刚刚建国,立足未稳,也没有军工,怎么看,都应该是阿拉伯联军取胜。结果在战场上,以色列使用的是英美的飞机,法国的坦克和火炮,捷克生产的轻武器、野战炮、炸弹和炸药,装备远远强于阿拉伯联军。由此可见,以色列的帮手实力非常强。综合这两个原因,所以同样两线作战,德国两次失败,以色列屡次胜利。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1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