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造港口亮出金名片

本文转自:中国水运报

□全媒记者杨宝

“斯里兰卡科伦坡港东集装箱码头项目开工”

“巴基斯坦瓜达尔港东湾项目施工生产取得开门红”

“中国公司与尼日利亚签订T7项目新建LNG码头项目合同”

……

近日,中国企业在海外的港口建设项目捷报频传,一项项技术创新也向世界展示了什么是“中国智造”!港口建设是一项门槛极高的技术活,中国已经实现了全产业链、全要素的比较优势,技术水平已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也成为继“中国高铁”“中国核电”后走向世界的又一张“中国名片”。

中国技术赢世界尊重

“上海港已成为继荷兰鹿特丹港、新加坡港后少数拥有LNG加注服务能力的港口,这将成为常态!”

3月15日,在上海海事局的远程监控和海事巡逻艇的现场警戒下,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气(LNG)加注船“海港未来”轮为停靠在洋山深水港码头的大型集装箱船“CMACGMSYMI”轮顺利加注了约立方LNG,而且实现了集装箱装卸和LNG燃料加注同时进行,这是上海港首次,也是中国港口首次为大型LNG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舶提供LNG燃料同步加注作业。为了这一“首单”,洋山港区已经准备了一年,硬件、软件升级和科技创新正是洋山港的勇气和底气。

据了解,过去一年,洋山港四期自动化码头在硬件上新增5台桥吊、12台轨道吊。同时,建设洋山港区空箱堆场、重箱堆场,创新推出的“上海港东北亚空箱调运中心”项目,确保在航运业恢复常态后能够进行有效利用,促进国际航运业健康发展。软件上,依托数字孪生系统,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在虚拟空间实现复制。同时打造的“智慧港口生产智慧数字化平台”,各码头的大数据得以打通,洋山港区的船舶计划从48小时向72小时升级,有效提升了港口船舶作业安排的预判性,以及岸线和机械资源的利用率。

上港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洋山港四期已实现全套国产化,并被世界发达国家认可。由集团建设的以色列海法新港就全部运用了洋山港四期的科技创新成果,获得当地政府民众一片赞叹,也为我国企业向发达国家输出“智慧港口”先进科技提供了经验。

同样在以色列,由中国港湾承建的阿什杜德港扩建工程原本计划年完成,没想到中国港湾提前了整整一年,于去年7月项目移交业主。高效率的背后是不断地创新,项目团队颠覆传统打桩工艺,项目平均每日成桩数接近4根,较之前的工效提高了3倍,成功扭转项目进展迟缓的被动局面。竣工典礼上,港口业主称赞:“完美的港口!”

中国模式助世界发展

1月14日,斯里兰卡总理马欣达·拉贾帕克萨在科伦坡会见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时表示,斯里兰卡将全力支持中国对科伦坡港口城、汉班托塔港等大项目的建设。王毅强调,双方要用好科伦坡港口城、汉班托塔港旗舰项目的双引擎作用,利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生效和中国超大规模市场机遇。

科伦坡港口城和汉班托塔港一直由中国招商局集团经营,经过11年的探索,摸出了一套“美国监理+英国标准+中国速度”的ABC模式,通过完全国际化的建设和运营,赢得了斯里兰卡的高度信任。

记者了解到,截至1月底,科伦坡港CICT集装箱吞吐量已突破万标箱,营收及利润稳步增长。汉港滚装及散杂货业务快速增长,园区还成功引入“园中园”与“游艇组装”等产业客户。

国内外广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348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