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视野下的国防教育中国青年网

人物简介:刘跃进,国际关系学院公共管理系教授,国家安全学创始人,主编的《国家安全学》及专著《为国家安全立学》,奠定了我国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的学理基础。过去20年,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会同各级党政机关、部队和社会各界,坚持推进全民国防教育事业,成效可圈可点,效果令人鼓舞。“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新时代需要什么样的国防教育?如何继续在全社会普及和推进国防教育?9月19日第20个全民国防教育日前夕,我们与国际关系学院公共管理系教授刘跃进面对面,请他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国防教育进行了点评。全民行动:无人不国防今年8月,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人武部组织开展“大手拉小手,军营走一走”活动,带领当地小学生走进国防教育馆,通过讲故事、介绍军事装备等,激发少年儿童的兴趣,传播国防和军事知识。小学生们借助武器模型,争相体验了模拟射击。不仅湖南省,不只大中小学的课外活动,近年来军地联合开展的国防教育活动如火如荼,同时按照相关要求部署,走进课堂,融入素质教育的课程大纲。放眼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全民国防教育。譬如,在俄罗斯,每逢重要节日,军方都会在公园、广场举行军事装备陈列展示,安排官兵讲解,邀请民众拍照和亲身体验,增加民众对军营的了解。在以色列,则是每年组织中学生观摩军事演习,不仅可以近距离接触装备,还可以现场感受装备的威力。刘跃进解读——从某种程度上说,国家安全是国家在所有领域、所有方面、所有层级的安全的总和,其核心是国民安全。当前,我们的国防教育在社会各个层次、不同人群中不断深入,证明国防教育已经纳入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是国家安全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理论上讲,国家安全涵盖领域十分广泛,只有在各领域树立“人人安全,国家有责;国家安全,人人有责”的观念,国防教育才能全民覆盖,国家安全才能稳如磐石。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民国防意味着全民行动,在人民群众中开展好国防教育,强化国防意识和国防观念,是题中应有之义。这个工作平时做得到位,战时才能依靠人民,打赢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人民战争。全域统筹:无事不国防9月3日,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发出通知,公布第三批8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退役军人事务部发出公告,公布第三批名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体名录。这些设施、遗址名录中很多是国家级国防教育示范基地,英烈名录也是丰富的国防教育红色资源。通过加强对抗战纪念设施、遗址的保护管理,在重要节日、纪念日广泛开展群众性拜谒、参观活动,教育引导广大群众牢记中华民族抵御侵略、奋勇抗争的历史,成为许多地方开展国防教育活动的重要形式。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面临严重威胁。军队医务人员除夕夜出征,全国人民配合减少人口流动。后来,又因进口冰鲜食品携带新冠肺炎病毒,进口食品检验检疫经受了严峻挑战和考验。非常之时非常举措,不仅是对我国国家安全保障能力的检验,也是一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前不久,中国第八批赴马里维和部队官兵登上厦航“联合梦想号”,前往马里执行为期一年的国际维和任务。伴随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亚丁湾护航、国际维和任务等非战争军事行动,让中国向世界展现出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也为国防教育增添了新的内容。刘跃进解读——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的国防教育也应因势制宜,因应国际形势变化和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调整,加以丰富。过去,我们的国防教育对于防备和抵抗侵略、增强敢打必胜的信念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598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