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了遏制苏联,拼命给冰岛送钱,结果送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展开了数十年的斗争。
两个超级大国及其手下的小弟,在整个世界版图上针锋相对,寸土必争。
一方增加一个盟友便意味着少了一个对手,一方势力范围扩张便会刺激另一方还以颜色。
典型的零和博弈。
在这个大背景下,冰岛也成了美国遏制苏联的前线阵地。
而美国对冰岛采取的措施,也让冰岛在二战后迅速发展成为发达国家。
美国对冰岛做了什么呢?
历史上冰岛是个穷国,经济基本靠打鱼和畜牧,而且土壤贫瘠,自然灾害比较多,岛上的居民除了放牧打鱼就是看极光。
二战结束后,由于冰岛和欧洲大陆隔绝并没有受到什么损失,反而凭借其地理优势,成为了马歇尔计划中的一员。
美国为什么看重冰岛,将其纳入马歇尔计划呢?
因为美国军方认为,北极圈附近的北欧国家处于苏联进攻北美大陆最近的海空通道上,特别是冰岛和格陵兰岛靠近北美,是北美大陆前沿防御和欧洲通信联络的枢纽。
一旦冰岛和格陵兰岛被苏联控制,美国的全球防御体系将遭受重大威胁,所以美国必须控制这些地方。
那么美国对于冰岛采取了什么措施?
砸钱!使劲砸!砸到冰岛不会搭理苏联为止。
20世纪50年代,冰岛的常住人口为15万人左右,美国对欧洲发起的援助计划,即马歇尔计划提供给冰岛的金额是万美元。
这还仅仅是开始,美国为了在冰岛建设军事基地,不断讨好冰岛人民,要求建筑承包商必须尽可能多地使用冰岛劳工,不能使用美国人,以此提高冰岛人民的收入。
为此美国政府专门拨款培训冰岛人成为合格的建筑工人。
到了年更是干脆让所有建设项目都交给冰岛人自己干。
总之就是要钱给钱,要材料给材料,不差钱。
五年内,美国在冰岛的投资中仅军事建设投资就达到1.64亿美元。
在《艾森豪威尔政府冰岛政策探微》有记录:
“年12月,美国进一步决定由冰岛承包商接替美国承包商在冰岛的建筑工作,到年9月美国在冰岛的军事设施建设计划开支达到了1.64亿美元,有74%已经落实。”
这些美刀对于冰岛来说,可谓是迈入发达国家的启动资金。
美国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把冰岛当做亲儿子一样对待,冰岛人感动了吗?
傻子才会感动。
冰岛人明白,一切都是利益。
今天美国为了搞苏联可以把冰岛当儿子养,明天可能为了别的利益大义灭亲。
因此冰岛人并没有对美国投怀送抱。
对于冰岛来说,只有利用苏联的影响力才能不断地从美国身上榨油水。
早在年开始,冰岛就和苏联达成了贸易协议,双方发展友好贸易,互通有无。
这种坐山观虎斗,理智的外交政策很快得到了回报。
年鳕鱼战争爆发后,苏联坚定地站在了冰岛一边,企图拉拢冰岛,敞开市场购买冰岛的鱼产品。
到了年底苏联及其小弟以33.5%的市场份额成为冰岛鱼类产品最大的海外市场。
同时苏联还计划向冰岛提供万美元的贷款。
冰岛两头收钱,收到手软。
美国一看苏联也在拉拢冰岛,感到了十足的危机感,一旦冰岛插上红旗,对美国来说是重大的威胁。
于是美国发动意大利和西班牙来购买冰岛的鱼产品,以此削弱苏联雪中送炭的作用,并压迫英国做出让步。
这也是没有正规军的冰岛能三杀英国的主要原因。
没落的大英帝国有苦说不出,区区一个冰岛,两个超级大国伺候着。
冰岛一时间成为全球瞩目的香饽饽,借着冷战大幕骑到了大英帝国头上。
凭借三次鳕鱼战争,冰岛人在两大集团的夹缝中左右逢源,演绎了自己的生存之道。
顺风顺水地扩大了冰岛鱼产品在欧洲的市场份额,依靠出口获得了巨大的利润。
美国和苏联给冰岛发的红包,加上鱼产品出口带来的丰厚利润,让冰岛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凭借充足的资金,冰岛一直被忽略的自然资源逐步被开发出来,如地热、水电、铝矿等等。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钱多人少的冰岛在20世纪90年代成为发达国家之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5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