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这所公办学校已开设8门小语种,免费学
四川成都有这样一所公办学校,从开校起,就定位于国家战略高度,服务于“一带一路”;从开校起,就成为了四川最具特色的小语种学校,这所学校就是成都人民熟知的北二外成都附中。
原本已开设有6门小语种课程的北二外成都附中,今年再开2门课程,9月7日正式官宣,新增希伯来语和泰语。
希伯来语班正式落地,北二外集齐8门小语种
希伯来语是犹太民族的语言,以色列国官方语言之一,为世界上较为古老的语言之一。
公元70年,由于都城被毁,犹太人被迫流浪到世界各地,希伯来语灭亡了两千多年,但在以色列建国后,来自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将希伯来语植根到日常生活中去使用,于是希伯来语奇迹般地复活了,这门稀有的语言,未来北二外成都附中的学生将可以免费学!
9月7日,北二外成都附中举办希伯来语开班仪式,这次开班仪式邀请到了以色列驻成都总领事管总领事潘立文先生,省教育厅贺羽处长,四川省教育对外交流中心张展英部长、武侯区教育局党工委委员、教育考试中心主任胡晓东,对外交流科科长任怀湘、副科长武婷婷等领导参加。同时还有初高中选修希伯来语的首届50余名学生及家长代表,也出席了开班仪式。
学校校长何光友首先向来宾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并向来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寄语学子:“培养国际视野,为世界繁荣而奋斗!珍惜青春年华,遇见更加美好的自己!”
对于孩子选修第二外语希伯来语,学生家长代表马云扬爸爸十分赞同,他认为犹太民族与华夏民族有很多共性。都是历史悠久、饱受苦难而坚强不屈的民族,都是拥有高智商、依然非常重视教育的民族。语言人才的培养与储备,必须经历漫长的过程。虽然学习小语种不如英法等语种择业面广,但却是我们国家人才储备的需要。小语种人才的需求,是中华大国外交战略的需要、更是中华民族兼济天下的需要。
以色列驻成都总领事管总领事潘立文先生为嘉宾们介绍了以色列的文化,通过现场互动向学生教授简单的希伯来语,并为学生赠送书籍和友谊勋章。
典礼的最后,与会嘉宾和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家长代表等共同种植下一颗橄榄树,代表着友谊长存。
校歌发布,唱响青春之歌
除了正式官宣新增两门小语种,北二外成都附中,还官宣了学校的校歌《青蓝之约》。
今年是北二外成都附中办学的第三年,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学校校长、老师联合著名音乐人创作了校歌。
校歌的歌词由四川省文化馆编剧安庆云和北二外成都附中校长何光友共同创作,曲作者则是西南交通大学音乐系主任刘飞云和北二外成都附中音乐老师唐若玲。
在现场,学校35人组成的合唱团激情澎湃地将校歌演唱,热烈的情绪将现场的参会者点燃。
“芙蓉灼灼,校舍朗朗,二外红墙共明窗。胸怀五湖之梦想,语言交融作桥梁……”
悠扬的乐声回荡在师生的心中,这首《青蓝之约》将激励着学生们奋斗不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3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