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个俄军装甲连覆灭,欧盟酝酿第10轮制裁

在战斗最白热化的巴赫穆特战线,俄联军已经攻占了约一半的区域。乌军被三面包围,但并未面临被围歼局面,因为俄军从西侧发动的渡河攻势以失败告终,现阶段无法切断乌军西部撤离通道。

在卢甘斯克战线,乌军在Vuhledar方向主动出击,歼灭俄海军陆战队旅的2个俄军装甲连,俄军紧急调遣新兵赶赴增援。在该条战线上,虽然俄军仍然处于攻势,但乌军也在主动进攻,并试图撕开防线,重新夺回利西昌斯克和北顿涅茨克城镇。

战场之外,美国追加总额约20亿美元的对乌军事援助,首次向乌提供射程可达公里的远程火箭弹。欧盟国家也在持续向乌提供军事援助,预计德国“豹2”最快能在3月份抵乌。在欧盟国家的帮助下,乌军已经开始了相关的培训工作。

除了提供军事援助,欧盟酝酿第10轮对俄制裁。根据欧盟方面披露的信息,可能会于2月24日俄乌冲突一周年之际公布制裁措施,具体措施侧重于限制和打压俄罗斯武器装备技术,并进一步打压俄罗斯经济。

由于制裁措施需要欧盟27国一致同意,未来围绕着具体的措施,欧盟内部又会扯皮争斗。但当“刺头”获得想要的利益后,预计第10轮措施将正式落地。

一些亲俄的欧盟国家总是在重大涉俄议题上投反对票,他们投反对票的目的除了怀有对俄罗斯的友好情感外,更多的是通过“敲竹杠”攫取利益。不论在什么情况下,国家利益往往都是第一位的,这是毋庸置疑的。

在以国家利益优先为导向的情况下,一些国家的立场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变化。近期,以色列的立场就出现了转折。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访问法国时表示,他准备考虑向乌克兰提供军事物资,包括“铁穹”防空系统。

此前,乌克兰遭到大规模空袭时,乌方多次要求以色列提供这款防空导弹均遭拒。如今,内塔尼亚胡破天荒地“开绿灯”,表明以色列在俄乌问题上放弃中立立场,已经倒向了西方阵营。

以色列立场发生变化,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以色列反对俄伊加强军事合作,因为随着双方合作的日益深入,伊朗国防实力得到提升,威胁到了以色列的国家安全。以色列曾多次向克宫传达上述信息,但俄罗斯依旧继续加强同伊朗的军事联系,以色列只能在俄乌问题上加大对俄施压力度。

二是美西方国家可能与以色列达成利益交换,美西方进一步加强对伊朗的军事威慑,并默许以色列打击伊朗境内的核设施和军事工厂。此外,在巴以问题上,对于以色列扩大定居点建设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通过上述这些让步,换取以色列放弃中立援乌。

(文/嘤仔)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376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