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美国总统小布什访问约旦,引起
在美国历任总统中,小布什或许不是最优秀的。
不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历史中,小布什称得上罕见的能够凝聚起美国人共识的总统。
年9月13日,灾难发生后的两天,小布什政府宣布锁定事件的凶手为“基地”恐怖组织领导人本·拉登。
14日,美国众议院向小布什授权,同意其对恐怖分子使用武力。
小布什政府立刻联络了普京,声称美国遭到了攻击,即将三军出动,但并非针对俄罗斯,希望普京方面不要紧张。
10月7日,美国军队携复仇之怒,在阿富汗打响了反恐第一枪,标志着反恐战争的大幕正式拉开。
布什积极反恐,约旦人民怒目以对
当时的美国人跟二战时期的美国人有一定程度的相似。
很多人认为政府无限制地使用武力,最终受伤的将是美国自己,所以美国民间一直对于白宫和五角大楼颇有微词。
事件发生之前的一个月,美国人对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支持率才勉强超过50%。
而事件改变了这一切。
调查结果显示,事件后,超过90%的美国人支持小布什发动攻击,支持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的人也超过了80%。
在那场危及所有人生命的恐怖袭击之后,美国再次产生了空前强大的、统一的国家意志。
这让美国得以顺利开始此后长达20年的、持续至今的对其他国家的侵略,美其名曰“反恐战争”。
在旷日持久的反恐作战中,许多小国成为了美国的盟友。
这些国家有些是为了获取自己的利益,有些是饱受周边国家恐怖分子袭扰。
他们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跟小布什站在了一起,其中就包括约旦。
约旦是阿拉伯半岛西北部的一个伊斯兰国家,与沙特、伊拉克、以色列、叙利亚等中东各国接壤,是中东的一块战略要地。
在美国的反恐战争计划里,约旦的定位一直是美国的坚定盟友。
虽然两国宗教和意识形态都完全不同,不过约旦愿意与美国一起,消灭那些滥杀无辜的恐怖分子。
英国著名媒体《卫报》曾经评价过:约旦是西方最坚定忠诚的盟友,是打击恐怖组织的最重要一环。
现在一提到约旦,人们会认为这是个跟美国要好到穿同一条裤子的中东国家。
其实约旦的立场并非如此亲美,在某些关键问题上,约旦也敢于提出自己的异议。
年11月29日,美国总统小布什来到约旦进行国事访问的时候,约旦全国上下掀起了巨大的抗议浪潮。
上百人走上街头大喊:“把布什赶出去!”
约旦政府内部也对布什十分不满,在野党们毫无顾虑地在政府机构门前举行了示威活动,抗议布什的来访。
当时的布什到底做了什么,以至于受到“西方最忠诚坚定的盟友”如此厌恶?
人民所愤怒的,是美国的暴力
事件之后,美国对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发动了战争。
一开始众人认为这场实力差距极大的战争将会很快结束。
谁都没想到,美国会陷在这片战争泥潭里,直到年拜登上台强势撤军,才艰难抽身。
这二十年的时间里,阿富汗从一个普通国家变成了各方势力的角斗场,人人都想在阿富汗分一杯羹。
各地军阀群起,百姓流离失所困苦不堪。
至于最开始美国攻击阿富汗的理由——消灭罪魁祸首这件事,反而变得不被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4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