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坦克导弹为何不能作为装甲部队的主战武器

李三万

摘要:反坦克导弹是对付坦克的有效武器,具有精度高威力大等很多优势,那么为什么装甲部队却没有将反坦克导弹作为主战武器?

反坦克导弹是对付坦克的有效武器,具有精度高威力大等很多优势,那么为什么装甲部队却没有将反坦克导弹作为主战武器?

就目前来看,装甲部队的主要作战任务,还是战场机动突击,而并不是进行大规模的反坦克作战。现代工业化国家之间,再要想展开大规模的装甲集群会战也不现实,即便发生像第二次世界大那种规模的全球性战争,任何装甲部队大规模集结都无异于自杀,装甲集群行动首先考虑的还是对方的战术导弹。即便考虑由装甲集群解决装甲集群,反坦克导弹所需要的发射平台,也用不着专门架到坦克上去。简单一点,就是用民用卡车,跟着装甲集群走,差不多了停下来,打完导弹自己掉头回去都行,光考虑装甲集群对战,反坦克导弹二、三十公里的射程,跟坦克滑膛炮那点射程,里面可以作的文章大了去了!

所以目前来看,装甲部队所面临的战场环境,还是坦克炮的功能性更靠谱,成本也更合算,战场上,那种很多临时建立的机枪地堡之类的工事,有的简陋到拿滑膛炮打都觉得亏,还拿反坦克导弹打?现在的反坦克导弹,打那些大国五六十年代留下来的坦克都亏,更别说临时工事了。但是强强对话的话,反坦克导弹战场情况下,大家都瞄准的前提下,受外在因素影响大,速度慢,怕主动反应装甲,可靠程度还真不及坦克炮。

就是说实力大致对等的情况下,现在反坦克导弹优势还不明显。不过导弹本身,相对于炮弹,不说有优势,起码也有炮弹无法替代的特质,现代所有有能力自己造坦克的国家,也都有各自导弹装上坦克的尝试,前面说了这么多,说的是导弹完全替代火炮,目前还不可能,苏联时期有过失败的尝试,但肯定不是主流,现在主流的尝试是二者兼容,一种是正常坦克,加挂导弹发射平台,另一种是炮射导弹。科技在发展,导弹本身小型化,可靠性,发射傻瓜化,降低制造成本,这些方面也在进步,但是说完全取代火炮,目前真看不到必要性。

装甲部队之所以不把反坦克导弹作为主站武器,原因主要有这几点:

第一,坦克并不是只用来打坦克的。而不是像很多人想当然地以为坦克就是用来打对方坦克的。实战中,坦克打击目标是相当广泛的,从敌人坦克、装甲车、其他各种车辆、火炮、各种工事到步兵等等。正常情况下,坦克战只占坦克作战目标的三分之一左右。而反坦克导弹固然也可以打击装甲车、其他车辆、防御工事,但这涉到一个成本问题。反坦克导弹相对来说价格都是比较昂贵的,远远超过坦克主炮的炮弹价格。我国“红箭-12”反坦克导弹的价格,高达数十万元人民币。所以如果用反坦克导弹来打击其他目标,那就实在是太不合算了。

第二,反坦克导弹的作战效率有限。不少人觉得反坦克导弹是高技术武器,很厉害。但实际上,反坦克导弹的作战综合效率,是有限的。首先,反坦克导弹是容易被干扰的。除了目前光纤反坦克导弹以外,基本上所有导弹的制导方式都可能被干扰。一旦被干扰了,反坦克导弹就等于没了准头,失去了作用。反倒是坦克炮的炮弹不会受到干扰的影响。其次,反坦克导弹也未必能够保证击毁坦克。目前反坦克导弹主要采用破甲弹,但新一代坦克对于破甲弹是有很多种方法的。比如现在五花八门的主动防御系统,就可以有效对付相当部分的反坦克导弹。而这些主动防御系统,同样对炮弹几乎没有作用。还有,反坦克导弹速度较慢,击中目标时间较长。形象一点来说,如果两辆坦克同时发现对方,一方用坦克炮,一方用反坦克导弹,同时攻击,坦克炮击中对方坦克时,对方的导弹还在空中飞呢。

第三,目前反坦克导弹在反坦克作战中主要还是辅助作用。和坦克炮相比,反坦克导弹也是有自己的优势,一是射程远,二是采用攻顶方式可以击毁任何重型坦克,等等。所以反坦克导弹可以作为坦克炮的有效补充,取长补短。

美军在海湾战争中,M1A2坦克和M2步兵战车协同作战,M2步兵战车就是使用“陶”式反坦克导弹作为主要的反坦克手段,这样混搭使用是非常理想的配置。

当年极度迷信导弹的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就提出了导弹坦克的“工程”。但苏军的坦克战术,没有一种能适用于导弹坦克,导弹结合坦克的性质决定了这不是一种理想的坦克战武器,所以赫鲁晓夫时代过去以后,苏联就迅速摈弃了导弹坦克,继续开发了新的火炮坦克。坦克的定义也得到了明确的诠释:它们并不是导弹载具平台,而是摆在最前沿的直射火力,它们成规模时具备强硬的突击能力,呈单车时则可形成从点到面的支持力。

句话说,人们需要的不是一种单纯的反坦克工具,坦克也从来不是以反坦克这一单纯目的而生的。

同一时期,西方也设计过一些挂载导弹的坦克,比如法国人50年代就尝试在坦克两侧挂载导弹,最后也发现不靠谱而作罢。美军则开发了M“谢里登”坦克,试图将“橡树棍”炮射导弹作为专用武器,它同样具备0米外破甲毫米的能耐,而且美军生产了0多辆“谢里登”坦克,并将其投入了越南战场。结果这种号称“能洞穿任何苏式坦克”的导弹坦克,成了“士兵们个个都说好,坦克成员们都说不好”的异类。弹炮结合的炮管在发射常规弹药时出现可燃药筒残渣阻塞的问题不说,在实战中防护力差的特点也暴露无遗,真个面对面遇到敌方坦克,导弹也并不能起到特别突出的作用。

“谢里登”的炮射导弹倒是给了人们许多启迪,说起来“谢里登”坦克还不算失败,失败的是它被美国人按欧洲战场的要求设计,然后又投送到亚洲战场的做法,以及当年还不太成熟的发射系统。

现代先进坦克吸取了炮射导弹的经验,纷纷开发出这一功能,实现了炮弹的经济性与导弹的攻击能力的双结合,也使坦克兼顾了直射火力平台与导弹歼敌两方面,更加丰富了作战能。但总的来说炮射导弹的使用仍存在种种争议。

不过,单纯的以导弹为主的坦克还是有的,以色列的“野人”坦克就是个例子,这款坦克采用M48底盘加“长钉”导弹改造而来,能在20-30公里的距离上歼敌,只要把导弹发射器升起来,就是一个恐怖的杀戮平台。

不过,可别把“野人”的炮管当真了,那是猪鼻子插大葱,只起到一个迷惑对手的作用。以色列人为了自家的导弹坦克能长久的发挥“狙击手”的能耐,故意保守了这个秘密很多年。

“野人”与其说是“坦克”,不如说是插着坦克炮管的“导弹平台”,它无非是依靠M48的底盘身板,扛起了一副导弹发射器罢了,这也是苏联人当年所做的事儿。如今这种坦克底盘的导弹发射器其实并不罕见,但人们更青睐灵活机动的装甲车底盘或轮式载具。

其实原因很简单,轻型载具灵活机动的能力更适合发扬导弹的特性,它们平时作为坦克部队的“搭档”或部队作战体系中的一员,也能更好的增进总体战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50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