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在华原住民的中国情国际在线
以色列原在华犹太人聚会。
国际在线报道(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孙伶俐):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一批批犹太人为躲避战乱,从前苏联和欧洲等国来到中国,他们在哈尔滨、天津、上海等地和中国人和睦相处、守望相助,直到以色列年建国前后,他们才回到以色列。这些在华原住民对中国有难以割舍的感情,在以色列成立了联合会,他们一起学中文,经常聚会,共同回忆在中国的难忘岁月。为迎接中国端午节的到来,近日,以色列在华原住民联合会在特拉维夫举行了小型聚会,大家带来了自己写的回忆录、在中国的老照片等等,畅谈各自的经历。
中以友好协会暨原居中国犹太人联合会的办公室面积不大,墙上挂着中国画,几位白发苍苍的犹太老人围坐在桌子前。他们争相让记者看他们带来的老照片、回忆录,还有在中国的出生证、小学成绩单等等。
92岁的米勒年生于天津,直到18岁后才离开中国。中以建交后,他开始在中以之间开展商贸业务,包括引进植物油、海水淡化等项目。他说,中国就是他的第二故乡。他小时候和两个中国男孩一起踢球一起吃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直到现在他还爱吃中餐,不爱吃西餐,“中国是我的第二个家,我一个家在以色列,一个家在中国,那是我的老家,我们是老乡。我住在中国,那是我的故乡,我在中国生活了将近20年。我认识很多中国人,我的朋友是中国人,他们只吃中餐,我也从来不吃西餐,我吃中餐,在这我也不爱西餐,我爱吃中餐。”
茱蒂丝年生于哈尔滨,年离开中国。她向记者讲述了小时候的一件趣事。她那时才5岁,有个中国邻居家有一名8、9岁的女孩,住在地下室,有时不知什么原因,女孩妈妈惩罚她晚上不能在床上睡觉。茱蒂丝的奶奶于心不忍,就偷偷打开门,让中国女孩到她家住。“我的奶奶不忍心看到那个中国女孩受罚,她总是打开门,招呼她和我们一起睡觉。我不会说中文,只会说俄语,我们经常用手势互相交流,这就是我们的语言。”
茱蒂丝的父亲年病故,就埋葬在哈尔滨。年以后,茱蒂丝4次回到哈尔滨,到墓园祭奠父亲。“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墓园祭奠父亲,他的墓地已经残破,我忍不住失声痛哭。当我在墓园中漫步,我想起了那些人的名字,原来我真的曾经在这里生活过,这不是梦,我认识他们,我的父亲长眠于此,长眠在距离以色列如此遥远的中国,这就是我对中国的感情。”
瑞秋的父母年离开德国来到上海,瑞秋生于上海,并在上海生活了6年,年回到以色列。她说,在那个纳粹迫害犹太人的年代,只有中国向犹太人敞开了大门。中以建交后她又回中国旅游了一趟,但是她的孙子们还没去过中国。“那个时候犹太人生存艰难,我们想去意大利或欧洲其他国家,但都被拒绝,只有中国向犹太人敞开大门,所以我非常热爱中国。我有一个计划,想带着我的孙子回上海看看。我有两个孙子和我都住在拉那那,小一点的孙子下月就满14岁了。他非常喜欢我的中国故事,总是说给我再讲讲,再讲讲。他在网上也看了很多信息,他知道很多中国的事情。”
经济顾问阿瑞亚说,他的父亲现在已经90多岁了,在上海生活了23年,年离开中国,虽然现在住在以色列,但是对中国念念不忘,家里的家具、地毯、窗帘,尤其是艺术品都来自中国,“他和中国联系紧密,他一生都在谈论中国,他喜欢中餐。他对中国发生的事情很有兴趣,以前订阅过中国日报,因为是航空邮寄的,所以报纸到以色列一般会晚4天,但是他仍然要看报纸,他想知道中国发生了什么。后来有了计算机网络,可以上网看新闻,不过报纸依然很重要,这对他来说是通往中国的生命线。”
以色列在华原住民联合会主席克莱恩年出生在哈尔滨,年离开中国,年以后又回到中国6次,有时还带着家人一起回去。他表示,小时候他经常夏天在松花江游泳,那里给他留下了难忘的回忆。中以友好关系近年来发展迅速,但是很多色列年轻人不了解犹太人在中国的这段历史。他认为,中国在特拉维夫开设了中国文化中心,这有助于以色列年轻人了解中国,了解中以之间友好交往的历史,“中国大使馆在以色列开设了中国文化中心,举办了很多活动,很活跃。去中国旅游的以色列人也越来越多了,但是很少去哈尔滨,因为旅行社没安排。中以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以色列政府非常清楚这一点。”
茱蒂丝在中国上小学。(摄影孙伶俐)
米勒拿着自己年轻时在中国的照片。(摄影孙伶俐)
回忆录。(摄影孙伶俐)
犹太人在中国生活的老照片。
犹太人和中国人的合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5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