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常州市领导走访慰问并勉励广大教师
新闻速递
·市领导走访慰问并勉励广大教师
·汪泉调研中以常州创新园:打造国家级合作示范平台
·丁纯赴金坛调研: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首届江苏省青年社会组织发展论坛在常召开
·常州启动届“名校优才引进计划”
市领导走访慰问并勉励广大教师
自觉践行好老师标准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昨天是第34个教师节。当天上午,市委书记汪泉、市长丁纯等领导分三路走访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和在常高校,与一线教师亲切交流,向辛勤工作的他们致以节日的问候和祝福,殷切希望老师们努力培养祖国的未来。
市领导汪泉、方国强、张耀钢一行首先来到刚刚搬迁至新校区的常州市第三中学。作为江苏省重点中学,该校近年来生源低进高出,本科达线率不断提高。汪泉希望学校再接再厉,将普通生源学校打造成名牌学校,让更多学生享受到公平、优质的教育资源。在局前街小学,汪泉对该校努力探索集团化办学,在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中先行先试的做法表示肯定。当了解到该校的前身是常州城区规模最大、最为著名的书院——龙城书院时,汪泉鼓励学校深挖品牌特色,将龙城书院作为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发扬光大。
汪泉一行还走访慰问了光华学校和武进区淹城初级中学的老师们。
汪泉表示,推动高质量发展要靠人才,培养人才离不开高质量的教育。要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尊重知识的浓厚氛围。汪泉指出,广大教师要自觉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好老师标准,更好地担负起培养优秀人才的重任,让尊师重教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市领导丁纯、周昌明和市政府秘书长杭勇一行先后走访了北郊初中、新北实验中学龙城大道校区、三井实验小学龙城大道校区、常州市教科院附属小学、江苏理工学院、朝阳中学、常州市教师发展中心。丁纯走进一间间教师办公室,向老师们表达诚挚的节日祝福。
北郊初中因老校园原地重建,现在老常工院过渡。新北实验中学、三井实小的龙城大道校区,招收的都是起始年级。丁纯关心并了解三所学校过渡校区的基本情况,希望老师们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勉励“名老师”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希望年轻老师迅速成长并尽快进入角色,努力成为孩子们心中的“好老师”。在江苏理工学院,丁纯重点参观了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室、生命医疗创新中心,他希望高校科研工作者立足岗位,服务地方需求,为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共赢提供有力支撑。
市领导蔡骏、陈建国一行,先后走访了新北区银河幼儿园、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常州工学院和常州西藏民族中学,高度赞扬了广大教师爱岗敬业,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蔡骏勉励教育工作者牢记教师使命,培育国家栋梁。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为全国首批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蔡骏慰问了该校机电工程系教师,希望他们为我市培养更多的“大国工匠”。常州西藏民族中学是首批内地西藏校。蔡骏仔细询问了该校教师的生活情况,感谢他们为民族团结和进步作出的贡献,希望教师们为藏族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
汪泉调研中以常州创新园:
打造国家级合作示范平台
昨天下午,市委书记汪泉专题调研中以常州创新园时强调,要抓住机遇、创新突破,集中力量、聚焦重点,举全市之力推动园区发展,更好打造国家级创新合作示范平台,为“种好幸福树、建好明星城”增添动力。
中以常州创新园内的征图新视(江苏)科技有限公司,通过与以色列企业在软件和人工智能技术方面的合作,填补了国内工业图像检验检测领域的技术空白。公司研制的自动化视觉检测设备迅速打入印刷、包装和手机等产业领域,实现了快速增长,今年预计销售超过3亿元。汪泉详细了解双方技术合作、新品研发、市场销售等情况,希望进一步深化合作,作强示范效应。年12月运营的以色列中心,建有展示推广、研发孵化、金融创新、公共交流、行政服务和生活休闲等区域,为中以合作研发型和服务型项目提供全方位的配套,汪泉希望进一步集合资本、科技和文化的力量,建成以色列远东商旅文化活动中心。汪泉还来到由以色列团队运营管理的CI3孵化器,调研在孵以色列中小科技企业的发展情况。
汪泉充分肯定中以常州创新园取得的成绩。他指出,经过多年探索和努力,园区吸引了一批特色和规模企业,建立了与以色列的联系渠道,形成了一些好的合作机制和平台,上升为中以双方的国家战略,具备了打造国家级中以合作创新示范园区的基础和条件。成绩来之不易,对照高质量发展要求,中以常州创新园要坚定信心、创新突破,体现责任担当。
汪泉强调,对以合作意义重大,中以常州创新园发展前景广阔。园区要抢抓机遇,充分运用现有优势条件,用足用好政策资源,加快推动创新生态体系和重大载体平台建设。武进区和市相关部门以及西太湖科技产业园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形成合力,在园区形态、产业集聚、平台建设、机制创新上求突破,积极争取和推动相关政策落地,使常州真正成为以色列的技术、项目和资本在国内合作的首选地,更好扩大城市影响、做优城市品牌。
作为中以两国政府首个创新合作示范园,中以常州创新园已集聚中以合作企业80家,涉及医疗器械、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等,有效推动本地企业与以色列企业开展创新技术对接,形成了共同研发、知识产权转让等合作模式。园区还与以色列经济部、以色列国家旅游局合作共建,形成了良好发展态势。
副市长梁一波参加调研。
丁纯赴金坛调研:
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昨天,市长丁纯赴金坛区调研时强调,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强化规划引领、优化产业布局、提升城市功能、推动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金坛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朱林镇黄金村充分发挥村党组织“领头雁”作用,积极通过土地流转、开展土地集约化经营,发展有机稻米种植、打造农产品品牌,从省级贫困村一步步蜕变成远近闻名的小康村。在了解到村里已经实现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后,丁纯给予充分肯定,鼓励该村进一步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增产增收。他同时指出,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其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带领农民致富,推动乡村振兴。
在金坛直溪现代产业园,丁纯详细听取产镇融合发展规划,并实地走访东方日升光伏新能源项目。该项目主要生产高效太阳能电池和组件,一期协议投资50亿元,从今年1月开工建设到试生产仅用5个多月时间,年底前将形成3.4GW电池、4GW组件产能。丁纯与企业负责人交流,了解产品性能、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等方面情况,希望企业持续推进技术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江苏南沿江城际铁路是南京和上海间第二条快速城际铁路,正线长度.53公里,设南京南、句容、金坛、武进、江阴、张家港、常熟、太仓8个车站,将于本月底前开工。项目的建设对我市加快“东融西进、南接北联”,提升城市区域交通枢纽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丁纯察看金坛选址现场,要求金坛区和相关部门全力做好项目建设和服务保障工作,同时希望金坛抢抓这一重大机遇,提早谋划,积极打造发展新动能。
丁纯在调研中指出,金坛要结合自身实际,深化发展战略,优化发展路径,重点推动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迈上新台阶,促进城乡融合、共同繁荣。
市政府秘书长杭勇参加调研。
市委第六轮巡察共发现问题个
提出整改建议条
昨天,市委召开巡察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听取十二届市委第六轮巡察情况汇报。市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张春福主持会议,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周昌明出席会议。
据悉,十二届市委第六轮巡察对2个机关部门、2个群团组织、6个副处级以上企事业单位开展了常规巡察;对6个辖市区“阳光扶贫”工作开展专项巡察;对辖市区3个机关部门和3个街道开展了提级交叉巡察。本轮巡察共发现问题个,问题线索20条,提出整改建议条,形成专题报告7份。
就下一步做好本轮巡察反馈和整改工作,张春福强调,巡察既要紧盯发现的问题和线索不放松,找准查清、严肃问责,更要坚持导向、高悬利剑,切实做好巡察“后半篇文章”。要原汁原味做好意见反馈。做到见人、见事、见思想,做到情况明、定性妥、数字准。要一着不让抓好问题整改。巡察工作能否“抓铁有痕”,关键看巡察整改能不能“踏石留印”。既要集中精力强力抓整改,更要针对深层次矛盾和体制机制问题,综合分析、综合施策、完善制度,发挥巡察标本兼治的战略作用。要强化协作用好巡察成果。要切实抓好巡察发现问题线索移交,纪检监察、组织人事、政法机关等有关部门要优先办理、快查快结,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首届江苏省青年社会组织发展论坛在常召开
由团省委、省文明办、民政厅联合主办的首届江苏省青年社会组织发展论坛9日在常州举行。
论坛以“新时代青年社会组织的发展与未来”为主题,通过专家主旨演讲和典型经验分享的方式,着重围绕引导全省青年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凝聚青年力量参与社会建设,助力江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葛莱、团省委副书记潘文卿、省残联副理事长蔡振康、省红十字会副会长徐国林,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谭建光、江苏省社会工作协会副会长丁渝平等出席。来自省文明办、民政厅、水利厅、残联等相关厅局职能部门负责人,13个设区市团委分管副书记,知名专家教授,以及全省青年社会组织骨干代表、青少年事务社工代表、新兴青年群体代表等余人参加活动。
论坛上还开通了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信息平台。据了解,目前江苏各级团组织直接联系服务青年社会组织达个,建立省、市、县(区)、街道(乡镇)等青年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平台共家。去年,全省青年社会组织共承接政府购买项目个,受益人数达万人,受到社会各界广泛欢迎。
我市启动届名校优才引进计划
将赴60多所高校招贤纳才
小布5日从市人才服务中心获悉,我市届名校优才引进计划本月启动,将持续到明年4月。此次我市共推出21条引才线路,计划组织家次以上用人单位赴省内外60多所高校招贤纳才。
目前我市人才结构中,高端人才不足,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缺乏领军人才,智能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和应用型人才。把准需求导向,我市引才线路明确工作重点,分省外与省内同步推进,省外12条线路包括43所高校,其中“”以上高校27所,并且专业方向多数与我市产业发展所需契合度高,突出“高精尖”,重点引进高层次人才和产业紧缺人才;省内9条线路包括20所高校,突出“广博专”,重点以引进实用性人才为主。
本次活动在常州人才网“招聘会”栏目中公告,用人单位可在网上申请报名。
(详情见下图▼)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5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