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GPS,中国为何要搞北斗,那一年,我们
年11月19日凌晨2点,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夜色中,一团烈火喷薄而出,随之,一个硕长的身影冲天而起,在天际中划下一道耀目的痕迹后,径直奔向浩瀚深遂的苍穹。
这是中国的长征三号乙火箭,其上搭载着一颗通讯卫星,这颗编号43的卫星,是中国北斗导航系统中的倒数第二颗卫星。
在明年,最后一颗卫星升空之后,中国的天网就将照亮这个世界的每个角落。中国人在这个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都会不迷失方向。
曾经,我们迷失过。
年,“银河号”满载六百二十八个集装箱由天津新港启航,前往波斯湾的迪拜。
7月23日,“银河号”跨越万里波涛,前面就是目的地波斯湾。船员正准备放松一下时。
不远处出现了一个硕大的身影。
这是美军的一艘军舰。
紧接着,船上出现了一架美国军用直升机,在天空盘旋不去,机舱内还伸出一架摄像机对着货轮一顿拍摄。
正当“银河号”的船员感到困惑的时候,更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港口表示不能靠岸,要求他们驶到公海上等候通知,而在船开到公海后,银河号仿佛置身于电影中的海战场景。
周围是美军的三艘军舰,还有战斗机、直升机和侦察机来回盘旋。
这时候,银河号才知道消息,他们被控船上有化学武器。
随即,美军要求登船检查。
船只是一个国家的离岸领土,岂能让人随意搜查?
中国拒绝了这个无理的要求,准备驶离此地,却发现导航仪器上信号突然没了。
原来美国切断了附近领域的GPS信号。
GPS名为全球定位系统,是年美国的一个军方项目,为美国军队提供情报搜集、核爆监测和应急通讯任务的。
所以GPS本质上是一个军用系统,只是后面才开放民用。
在民用段,美国加入了信号干扰,人为的降低民用频道的定位精度。使得除了美国之外,别的国家无法获取最精确的定位。
到了后面,俄罗斯人搞出了格洛纳斯,有了竞争,美国才把信号干扰去掉。但就是这样,民用的精确度还是远远比不上军用的。
更加麻烦的是,GPS信息完全控制在美国手里,就像路灯的开关就在他的手里,他要开就开,要关就关。
没有了GPS信息,银河号只好在海上流浪了三十三天。最终不得不答应让美方做为沙特的顾问登船检查。
而在检查之后,美国并没有发现他们想找到的东西。连负责检查的美方外交官都极为气愤,表示自己被中情局的错误情报误导了。
美国人怎么纠正自己的情报系统是他们的事情,而我们终于明白,有一些东西是必须握在手里的。
年,北斗一号系统工程启动。
年,中国发射2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开始为中国用户提供定位服务。
年,中国发射第3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
就在中国准备启动北斗二号系统时。欧洲的伽利略系统突然向中国伸出橄榄枝。
年的欧洲,弥漫着反美反战情绪。
当时的美国执意对伊拉克开战,欧洲人感觉到被美国忽视的冷落,开始意识到单极世界正在形成。
为了重新找回在国际社会的地位,欧洲决定启动自己的定位系统:伽利略定位系统。
开发一套导航系统,需要的经费惊人,本着共同参与,大家出钱的目标,欧洲想到了中国。
当时我们在卫星系统上刚布局,说实话,当时的性能确实比不上美国,在技术研究发上也比较吃力,既然欧洲肯带中国一起玩,那当然是好事。
要知道在十年前,美国牵头搞国际空间站,中国想加入,也想探索外太空,却美国直接拒绝了,理由是有军事技术。由此将中国关在了国际空间站的大门之外。
而中国后面开发出自己的天宫,等到年,国际空间站坠落太平洋,中国将成为唯一拥有空间站的国家。
这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现在欧洲大国肯带中国一起搞当然再好不过。一来,中国可以用北斗组自己的局部定位系统,全球的就用欧洲的伽利略,现在的印度就这样干的。
省时省力,何乐而不力?
何况,当时西方国家对中国搞技术禁运,如果中国能够加入伽利略计划,不就可以打破这个壁垒了吗?
于是,中国暂停了自己的北斗二期,投入到伽利略的导航系统中,第一期打款七千万欧元,并承诺将投入2.3亿欧元。
年,“伽利略”首颗“中轨道”实验卫星“GLOVE-A”搭乘俄罗斯“联盟”号运载火箭顺利升空。
伽利略计划从蓝图走向星空。而恰在这时,中国发现,欧洲的态度发生变化了。
原本谈好是合作,中国深度参与,但中国发现自己根据接触不到什么核心的技术。
反而是一些没有投钱的国家享有的权利比中国还多,比如印度。
等于中国出钱帮欧洲建系统,以后还要花钱买,控制权也全在欧洲手里,这对中国来说,不过是另一个GPS而已。
在沟通未果后,中国只好接受了一个现实,有的东西还是要掌握在自己手里。
伽利略,你们好好玩吧,我们不奉陪了。
“北斗”系统重新激活。
年,第四颗“北斗”一号导航卫星升空,替换了退役的卫星。
年底,成功发射第一颗“中轨道”导航系统。
这意味着,北斗实现了重大的技术突破,不再是以前的北斗。
中国的卫星按照自己的蓝图有条不紊、按步就班的升空,开始一个个点亮中国在星空中的眼睛。
期间,中国的北斗难免经历风波,最为有名的是破译事件。
年,一位清华的毕业生到美国斯坦福大学攻读EE博士,其间成功破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编码程序。
出国前,中国为她颁发了“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奖金是美金。
没想到,一到国外,她就破解中国的系统。而因为这个原因,美国RTCA(航空无线电委员会)特地给她颁发了W.E.Jackson奖。
消息一出,举国哗然,新闻标题一个比一个吓人,什么北斗一千多亿的投资打了水漂。
北斗还没建好,就已经被美国掌握等等
而直到十年后,北斗人正式通告大家,这些都是不必要的担心,因为她破解的编码,是北斗的民用段,民用段本来就是给大家用的,比如大家的地图可以用这个民用段来导航,所以设计之初就跟GPS等系统有关联性,破解是有方法的。
而北斗核心的军用段能不能破解呢?
中科院光电研究院的徐颖有个建议:想破解北斗的军用段,最好的办法是发明时间机器,回到过去看我们怎么设的。
在中国紧锣密鼓布置自己的天眼时,欧洲的伽利略却放慢了脚步。
为了获取美国的资金,伽利略计划把自己原本设计的频段给推翻了,这样一来,资金不但加倍,工作也要更多。
直到年,第一颗卫星发射三年后,“伽利略”系统的第二颗实验卫星才升空。
看着中国跑到了前面,欧洲不无心酸的表示,中国窃取了伽利略的技术。
借用华为任正非的一句话来回答吧:我们的5G原本就比美国领先,我们怎么会去窃取美国的技术。
北斗系统在技术上已经领先于伽利略,领先的还需要窃取落后的吗?
可能大家也知道今年七月份,伽利略导航系统集体大当机,所有的卫星都死机了,修了半天才修好,而帮忙修好的还是中国的一家公司。
此外,伽利略的进展缓慢也是吃了资金短缺的亏。因为把中国排除,为了说出来好听,欧盟规定以后所有的资金全部来自欧盟公共资金,这样一来,引进别国投资的路被他们自己堵死了。
因为进展太慢,欧洲还发现自己原本要想使用的频率已经被中国率先布局成功。
欧洲更急了,表示自己早就看好这一个频率了。
不好意思,国际惯例,太空频道就是谁先使用先占有。
你自己发的慢,这能怪别人手脚快?
中国的北斗在今年发射成功之后,第42、43颗卫星成功组网。
在今年,北斗十次发射任务圆满结束,8次一箭两星,共布置了18颗卫星进入轨道,一年10箭18星,所有发射任务全部成功。
世界四大系统中,美国GPS系统最快一年6星,俄罗斯格洛纳斯系统一年9星,欧洲伽利略系统一年6星。
到明年,中国将全部组网成功,中国的船将愿意往哪开就往哪开,再也没有人来蒙我们的眼睛了。
而像北斗这样的故事,在中国还有很多。
中国原想与世界上的十五个国家一起搞一个射电望远镜工程,却被拒绝。
没办法,我们独自在贵州建了全世界最大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
因为武器禁运,我们买不到世界上最好的武器,但同样不妨碍我们研究出东风快递,研究出自己的国产航母,研究出第五代战斗机歼20。而今天,中国的第一艘国产航母山东号交付使用。
中国的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曾经6次蝉联世界超算TOP冠军,但使用了intelXeon的芯片方案。年,美国禁止intel等公司向中国四家超算中心出口高性能计算芯片。于是,我们只好造了自主研发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依然是世界第一。
中国跟以色列进行预警机的合作,马上就要交货了,美国出现,以色列宁愿赔钱也不愿意得罪大哥,最终把为中国设计的预警机方案给了印度。
于是,我们只好自己搞出了空警-,比美国的也就好那么一点点。
……
美国曾经牵头世界上最主要的发达国家,搞了一个瓦森纳协议,里面有一个技术清单,全部都是对中国禁止出口的。
网友试称,瓦森纳技术清单是中国科技发展的指明灯。是中国成为发达国家的题库。
中国每攻克一个难关,瓦森纳技术列表里的内容就会少一项。总有一天,瓦森纳技术列表里会被清空。
而达到这个目标,只有一个方法,加大教育跟科研的投入。
中国已经成为美国之后的第二大科研投入国。「人造太阳」、「中国天眼」、散裂中子源、高能同步辐射光源、中微子实验室,甚至高能对撞机等等以前中国科研人员不敢想的东西都将出现或者已经出现在中国的大地上。
在可预见的未来,只要中国保持继续十年左右的GDP增长与RD经费增长,GDP和RD经费就能双双超过美国。
RD经费的增长,带来的是可数据化的改变。
当今世界个热点研究前沿,核心论文产生出量,美国第一,个,英国第二,90个。中国68个,超过德国法国以及日本,位列第三。
PCT国际专利申请,中国位列世界第二,且增率最快。
让美国感到着急的是,中国的这种科技高投入还在延续。
中国的科学教育也在加大力度,以前是中学才有科学课,现在小学就开始有科学课。
目标就是在中国培养出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就像任正非所说,以后中国的农村都会出现博士生。
国家在努力,个人也要努力,家长也要努力。要为国家输送更多的科学苗子。现在很多家长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在语数英之外,很重视孩子的科学教育。
昨天还有一位家长问我有什么好的科学杂志,他说他以前就是看科学杂志的了解科学的,但现在不知道给孩子定什么杂志好。
他觉得定杂志是一个很好的方式,买一堆书,孩子有时候会有压力,而且书太多反而不读。杂志一个月一本,看完一本,会对下一本有期待感,能够让孩子珍惜书籍。
我给他推荐了《万物》杂志。
《万物》杂志是《科学美国人》的子杂志,《科学美国人》是世界上最牛的大众科学杂志,起源于年的杂志,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是《自然》的姐妹出版物。
《科学美国人》走普及路线,主要给高知识份子提供科普知识,到目前为止,有位诺贝尔奖得主为其撰稿。其中包括了爱因斯坦这样的大牛。下面是《环球科学》部分撰稿人:
它还有个少儿版,在美国叫《Howitworks》
每一期都会讲当时最热门的科技。而且是身边的科技,比如机场安检分解:
未来海上城市的解剖:
超音速赛车内部:
火箭拆解图
还有生物学知识,比如一条鲨鱼的内部是什么样的:
人类的眼球:
人脑发育:
肠道细菌如何影响你的大脑:
地质内容也有讲,大灭绝的时间轴:
核冬天的形成:
天文学也有:
还有历史知识,比如中世纪骑士和日本武士的对比:
古罗马军队强大的秘密。
日本古代城池解剖:
这个杂志包罗科学的各个领域,是陪伴美国数代孩子成长的杂志。
引进后的书名就是《万物》,讲解万物运转的秘密,讲解万物中的科学知识。
杂志知识涉猎广泛,资讯新鲜,有很多前沿科学知识和话题,涉及交通运输、工程机械、生态环境、太空探索、历史人文等等。
杂志图片对知识的呈现让人惊叹,能在纸面上呈现出三维的效果...
大开本,读起来眼睛舒服!比一般的杂志都大,也比A4纸还大点儿,印刷质量精良...
给孩子定上这样的杂志,孩子以后每个月都可以收到来自科学的大礼。
杂志的每一页都特别的美。
孩子一定会喜欢上。
这套书适合5到90岁的孩子。尤其小学高年级到高中的孩子。
送礼最好送杂志,为什么呢?因为订好之后,对方每个月都会收到你的诚意。
HowItWorks国外订购1年价格是美金(相当于人民币元),运费另付。
而中文版《万物》价格就相当给力了.
《万物》年征订季开启!现在仅需元!即可获得
①原价元的《万物》杂志一年12期
②定价98元的科普故事音频集(50集,每集6分钟每周更新)
③定价40元的万物冷知识音频集(共20集,每集4-5分钟)
此外,现在头条还有特别的优惠,团购年杂志,额外获赠一本年的《环球科学》,这是给大人看的,大人看了,可以讲给孩子听。家长跟孩子一起阅读,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
要看杂志,就看这个品类最杰出的,也应该让孩子接触最新科技。因为现在发展太快了。百年前,一个人不识字也可以过得很好,现在没有文化孩子真的很难出头。
大家可以点下面的横条参团。给孩子每个月的科学养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5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