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物流大战开启,焦点是智能物流机器人

近年来的双十一可谓堪比春运,年天猫双11再创历史新高。截止11月11日24点,成交额达亿元,远超年天猫双十一亿元成交额。这场网络促销购物狂欢节,即使增加成倍的快递员也无法承担运送如此体量的包裹。而今年双十一,也就是今天,凌晨1点3分59秒,交易额已经突破亿,预计物流量又要大涨一波了。

在电子商务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物流业务量大幅攀升,智能化的物流装备在节省仓库面积、提高物流效率等方面优势日渐突出,因此越来越受到企业青睐,智能物流机器人就是其中一个典型代表。

在双十一这种物流量非常庞大的特殊时期,“剁手党”们都很担心快递无法及时收到。可是有了智能物流机器人之后,快递分拣效率、订单处理速度、物流网络运转效率都会有指数级的提升。

所以,现在国内外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使用物流机器人。相信国内电商巨头的无人仓库大家也都有所了解,那么使无人仓库之所以实现“无人”状态的机器人们,又是怎样进行工作的呢?

接下来工业君将对近年来比较受欢迎的十款物流机器人进行盘点,看看机器人们是如何帮我们更快拿到快递的。

一、亚马逊:Kiva

年亚马逊以7.75亿美元买下自动化物流提供商Kiva的机器人仓储业务后,利用机器人来处理仓库的货物盘点以及配货等工作。

Kiva机器人外观看起来像一个冰球,能够搬起超过磅的商品在物流中心自由“行走”。Kiva重约磅(公斤)虽然小小的可是个大力士,其顶部有一个升降圆盘,可抬起重达磅(公斤)的物品,这已经完全不是一般人类所能承受的重量了。

Kiva机器人会扫描地上条码前进,能根据无线指令的订单将货物所在的货架从仓库搬运至员工处理区,这样工作人员每小时可挑拣、扫描件商品,效率是之前的三倍,并且Kiva机器人准确率达到了99.99%。

二、FetchRoboTIcs:Fetch和Freight

Fetch和Freight是硅谷机器人公司FetchRoboTIcs的仓储机器人,Fetch机器人有一个机械臂,可以利用机器视觉、图像处理和导航等技术,按照订单内容,把商品从货架上拿下来,并放入另一款机器人上。

另一款机器人叫Freight,该机器人负责货物的运输。这个套装的“强调结合两者在物流上「灵巧取物」与「快速运送」的优势“迅速打破了业界对仓储机器人“就应该是Kiva那样的”的固有印象,实现了技术和应用的一大突破。

FetchRoboTIcs是今年最亮眼的机器人公司之一,主要团队来自于大名鼎鼎的WillowGarage,这家硅谷公司在今年6月获得了软银领投的2万美元融资。

三、Transwheel机器人

以色列申卡尔工程与设计学院的设计师设计出一款名为Transwheel的机器人。

它采用自平衡系统,当机器人手臂载货时能脚踩单轮保持直立行驶,单个机器人可运送小包裹,而若干机器人组合协作可运送大包裹。此外该机器人可使用GPS系统进行导航,能通过面部识别软件确认接收者的身份;对于较大的物品,机器人也可以共同分担负载。同时其还具备智能取件的功能。

它的设计者声称这种快递机器人甚至可以替代大型运输车辆,缓解交通拥堵。但也许更有用的是,采用这种机器人可避免在工作时间进行发货。所以在实际落地过程中,它也许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盒子机器人”

Skype创始人Heinla与Friis旗下的Starship公司推出了一种专门用来小件货物配送的“盒子机器人”。

之所以这么称呼,是因为它的外形像极了一个配有六个轮子的储物盒,它最重可承载20磅(约合9公斤)的货物,最远可达到物流中心方圆1英里(约合1.6公里)多的范围。由于其硬件上配置了一系列摄像头和传感器,能够保障其安全行走在人行道上,在指定时间从物流中心出发,穿越大街小巷,来到顾客家门口完成快递任务。

在配送过程中,所携带的包裹都是被严密封锁,接收者只有通过其智能手机才能打开。Starship表示,这台联网机器人最多可运送两袋食杂货物,能够处理95%的包裹。它的成本比人力快递便宜5-15倍,目前的平均快递费为每趟5-15美元,Starship称未来可以削减至1美元。

五、Bulter机器人

Bulter机器人相当于一个方形版本的Kiva,由总部位于印度古尔冈和新加坡的机器人公司GrayOrange制造。

这家创业公司由SamayKohli和AkashGupta于年建立,当时是希望做一些和教育培训相关的机器人,后来它演变成一个工业机器人制造公司。目前主要致力于在零售、物流以及仓库机器人领域构建业务。

六、自动导向搬运车(AGV)

自动引导车分为有轨RGV和无轨自动引导车AGV,无轨还能分为有无地标(地标还分磁导或条码),或采用三维坐标定位(类似无人汽车的研发)。

这类小车属于目前主流研究方向。使用环境也是跟搬送机器人类似。国内现在汽车制造商和烟草配送商大量在使用AGV小车,作用也是为了提高效率,降低作业强度,降低成本。

Hi-techRoboTIcSystemz的AGV同样也是主要应用于汽车或汽车零部件等领域,在造纸、制药、重型机械和纺织工业也有着一定的业务往来。Hi-techRoboTIcSystemz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机器人、人工智能和控制领域,其业务覆盖整个机器人价值链,包括需求分析、概念开发和系统集成等。

七、ClickPick系统

Swisslog是一家总部位于瑞士的自动化仓库和配送物流解决方案提供商,其背后是工业机器人“四大天王”之一的KUKA(其持有Swisslog的96%以上股份)。

与Kiva等货架式存储不同,Swisslog的ClickPick系统采用的是一种三维的立方体网格架系统,每个立方体内有一个标准尺寸的箱子装着特定货物,如果装着所需货物的箱子埋在别的箱子下面,机器人会把上面的箱子拿起来堆在旁边,拿到货物后再放好。

据Sisslog称,ClickPick一小时能处理一千张订单,速度是人类作业的4-5倍。

八、日立HITACHI智能机器人

子弹头列车和发电站的制造商日立公司,近日推出了一款机器人,该机器人可以拿起大约1公斤重的商品,能够潜在的代替企业中那些重复性的工作,如亚马逊仓库中从货架上找物品。这些机器人也可以应用于固定在工厂的地面上的工作,常见的类型如丰田汽车生产线上的工业机器人。

虽然近年来国内机器人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离欧美等国仍然有不小的差距。不过,随着工业4.0的发展,尤其是国内电子商务的发达,在物流环节中引入机器人是必然的趋势。值得一提的是国内已有部分领先企业开始在仓储领域开展机器人作业。

九、机器人“曹操”

国内目前只有两个物流仓库有分拣机器人应用,天猫超市的“曹操”就是其中之一。这个机器人是一部可承重50公斤,速度达到2米/秒的智能机器人,造价高达上百万,所用的系统都是由阿里自主研发的。

“曹操”接到订单后,它可以迅速定位出商品在仓库分布的位置,并且规划最优捡货路径,拣完货后会自动把货物送到打包台。能一定程度上解放出一线工人的劳动力,在“曹操”和小伙伴们的共同努力下,天猫超市在北京地区已经可以实现当日达。

十、苏宁物流AGV机器人

AGV机器人的体积尺寸为XXmm,自重KG,可以承重Kg的货架自如行走。当没电时,AGV机器人可以自动回到充电桩自行充电。

这款机器人的应用,让商品的拣选不再是人追着货架跑,而是等着机器人驼着货架排队跑过来,通过移动机器人搬运货架实现“货到人”拣选,打破了传统的“人到货”拣选模式。

目前,在上海AGV机器人仓中一共有组机器人。同一款机器人有两种组合,组是机器人与货架的组合,主要承载3C小件和拆零件。单件商品平均拣货时间为10秒,小件商品拣选效率超过5倍人工,拣选准确率可达99.99%以上。

人力资源成本的上升、老龄化的到来、物流规模的不断飙升、电商消费者对交货时间要求的日益苛刻……内在动力、外在压力,都对机器人大批、快速介入物流和电商系统提出了要求。越早引入机器人,就越能抢占智能物流先机,为企业赢得更多机会,为消费者带来更优质的服务。

随着智能物流机器人的大规模落地,未来智慧社区的物流配送将成为基础服务。机器人直接为人类进行快递服务的画面可能也就在不远的将来,与科幻片如此相似的未来,你期待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192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