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人口超过80亿,大多数国家却面临低出

天津治白癜风 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al/150527/4630319.html

联合国在年11月15日这天宣布,世界总人口达到80亿。

但目前人口问题,特别是出生率不足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大多数国家的死局。

以年数据为例,如果把总和生育率分为1.5以下、1.5-2.1、2.1-3、3以上4个档。

然后放在世界地图,可以看出大概分布趋势。

生育率3以上国家,主要分布在中亚,还有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

2.1-3之间,分布在中亚、北非、东南亚等;

剩下的是低于2.1的国家,一般认为总和生育率达到2.1,才能完成世代更替,保证整体人口水平不坠。

所以说剩下的国家,在未来都必然步入老龄化,经历死亡交叉,然后人口逐步减少。

同时国际上通常认为,总和生育率1.5左右是一条“高度敏感警戒线”,如果跌破警戒线,低生育率将会自我强化,未来恢复的可能性极低,所以有“低生育陷阱”之说。

目前东亚、南欧、东欧、北欧许多国家与地区总和生育率均低于1.5。

而中国年数据为1.28,在个国家地区中排名第位,远远低于世代更替水平。

如果把2.1的生育率作为分界线,那么世界是这样。未来,浅色区域,人口会逐渐减少,深色部分人口会逐渐增长。

目前世界总和生育率为2.31。理论世界人口未来持续还会上升,但若干年后,人口分布将发生很大的变化。

从人口的分布感官来看,大概遵循越穷越生,富了不生的规律。

为了应证,我们将万人口以上的国家与地区,将总和生育率作为横轴、人均GDP作为纵轴,生成散点图。

我们观察发现,出生率3以上的基本都是人均GDP极低的非洲农业国家。赤道几内亚、加蓬为代表,虽然有较高人均GDP,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国家人口较少,同时出口石油矿产等资源,且这些资源均被寡头垄断,集中在极小部分人手中,绝大多数民众还属于赤贫。

随着图表中人均GDP提高,总和生育率开始迅速下降。

如果我们将人均GDP美元、总和生育率1.5、2.1划出3条线,则可以划分出6个象限。

其中重点观察非主流的几个区域包含哪些国家。

人均GDP高于美元,总和生育率大于2.1的,基本属于中东国家。其中最为抢眼的是以色列,人均GDP超过5万美元,但总和生育率接近3。

虽然以色列世俗化,但其中高生育率的贡献,主要是一支几乎拒绝一切现代文明的少数民族——哈瑞迪犹太人。

哈瑞迪人自以色列建国时,仅一万多人,执行经学院制度。他们男性不工作,一生致力于学习宗教经典,而女性则从事一份不用于外界接触的工作供养整个家庭。

由于有政府补贴,哈瑞迪人可以在经学院衣食无忧呆到老年,甚至连兵役都不用服。同时长期不接触世俗教育,导致哈瑞迪人无法融入主流社会,变得更加保守。加上拒绝避孕措施,还有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导致哈瑞迪人生育率高到离谱。

年,哈瑞迪人总和生育率高达7.1,几乎属于全世界 一档。并且以色列作为发达国家,也有着极低的死亡率。结果就是哈瑞迪人人口快速膨胀,在总人数不到0万人的以色列,哈瑞迪迪人目前已经达到万人。

人均GDP小于美元,总和生育率1.5-2.1的国家,主要为拉美国家,还有部分中亚、南亚、东南亚国家。其中亚洲部分国家,目前刚步入工业化,还在快速城市化阶段。其中拉美国家,则主要是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目前经济发展反复摇摆,很难再上一个台阶。

而人均GDP小于美元,总和生育率小于1.5的国家,主要为东欧国家。且这些国家以前多为寄生在“经互会”体系上的苏联加盟国与卫星国。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以及长时间的政治动荡后,至今均未加入欧盟。原有的工业脱离了苏联内循环,在自由市场经济中毫无竞争力然后迅速崩溃,同时又没有了新的产业承载,国家整体处于长期的衰败之中。那些走出国有工厂的人们,喜悦而纠结地发现自己除了收获自由,还收获了贫穷。这种巨大的落差,可能就成为了总和生育率暴跌的关键因素。

以上的数据,可以非常直接的得出三个结论。

首先是城市化,就是天然的避孕药。

在农业社会,并没有大规模的分工协作。多生,是一个低投入、高概率、低收益的事情,就存粹的投资收益角度来看,也是划算的。如果仅仅是考虑到养大,不过就是多一个人,煮饭时多加一瓢水的事儿。子女一旦到了十多岁,就能成为一个劳动力。并且在极其封闭的环境,人丁兴旺,本身也能有更大优势。比如男丁众多,就能够横行乡里。孤儿寡母,那么谁都能来欺负。

而工业化、城市化后,有了更大规模的分工协作,更多的人口聚集产生。而工业化、现代化的生产逻辑,参与分工协作所需要掌握的知识,是农业时代完全没办法比拟的。加上城市化,完全打破了土地与血缘的限制,阶层更加的细分,且相互间的流动也变成了可能。

可现代社会的竞争,有更多维度的考量要求,不再仅仅是最简单的劳动力可以度量的,所以仅靠家族堆人口数量是完全没有办法取得竞争优势的。

而为了下一代的阶层跃升,甚至就是保证下一代阶层不坠落。集中资源去保证质量而不是数量,就成了更优方案。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教育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已经远超过了社会工作生活需求。但由于教育还承担了筛选的功能,所以城市化后的家庭,都不得不参与到这场教育军备竞赛的无底洞中。

所以城市化后的生育,就是高成本、低概率、高赔率的豪赌。有限的筹码梭哈到更少的子女教育上,比农业时代多生放养更加划算。

其次,一旦进入到了城市化,低生育率就是注定的。并且经济衰退,全民返贫,也不会重新刺激人们多生。甚至城市化后的经济衰退,可能导致更为严重的出生人口下降。

的去复制自己的基因,是所有动物、植物、乃至细菌、病毒的本能。因为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必须有这种本能,整个物种才能在残酷的自然选择中成为幸存者。存在一定智慧的动物,通常也只有通过噶蛋的物理方式,才能抑制住这种本能。

而人类属于更为高等的物种,模因这种后天通过语言、观念、信仰、行为方式的文化传播内容,却可能在极端时间内,去压制个体中可能已经遗传数亿年繁殖复制自己的基因本能。

只要步入城市化、现代化的大熔炉,模因的量级就开始指数型暴涨。你可以极其方便的,用极低成本去获取数不清的感官刺激。这些模因让人生存目标混乱,婚姻、生育的所带来的乐趣,在现代社会已经失去了吸引力。除了基因的本能,最初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统观念也会快速消解。只有穷到不仅阶层跌无可跌,并且基本与现代化脱节的人,才可能保持生育热情。

并且已经步入现代化后,哪怕社会整体再次返贫,阶层流动还有筛选的逻辑依然存在。在更为贫困的环境,后代教育会更进一步的挤占并不充裕的资源,从而导致更不愿意生育。

,就是通过非常规方式的引导,所提高的出生率,可能只是增加毫无意义的垃圾人口。并且这种情况下的高出生率,往往伴随着对女性的残酷剥削。

例如以色列的哈瑞迪人,处于现代社会但排斥现代文明,依靠畸形的家庭体系维持的高生育率。这种族群所接受的教育,基本没有办法融入现代社会分工协作,只有依靠国家补贴才能生存。并且从某种程度来说,他们就是以色列的肿瘤。未来无论是以色列经济衰落,还是因为持续高生育率让整个族群由少数民族成为多数民族,国家无力供养他们后,他们都极有可能成为国家动荡的不稳定因素。

而依靠补贴,提高出生率可能也会出现类似状况。如果仅是养活这一目标,养一个娃的成本,基本可以压缩到养一条狗这么低。看重补贴而去生娃,从而把生娃领取补贴当成工作的家庭, 属于社会最为边缘的存在。而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子女,很难在未来的社会环境中自食其力。他们不仅不能给未来提供生产力,反而会成为继续需要社会供养的弱势群体。

而一些目前还是政教合一,依靠出售能源就能够保证国民的普遍富裕,且总和生育率依然很高的国家,通常女性社会地位低下,劳动参与率极低,必须依靠婚姻附庸男性才能生存,而自己几乎属于男性私有财产。

这几个结论之下,好像只能得出一个非常悲观的观点。那就是现代化的社会,在没有外力强力干涉的情况下,低生育问题基本无解。就像老鼠乌托邦里25号宇宙一样,在物质生活极度丰富的情况下,集体选择一种体面的方式自我毁灭。

如果仅仅是个体,是否生育确实是无所谓的。但如果放大到一个国家、一个种族、一个文明,那 将成为一个灾难。

就算现在躺学盛行,大多数人没有维护世界和平,文明在宇宙中生生不息的宏伟理想。长期的低生育率,短期内对于个体可能也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比如劳动力价格暴涨,养老金破产等等问题。正如刘慈欣短篇小说《赡养上帝》结尾,借用一个农妇之口说出的那样。

人啊,是该考虑养老的事情了。

可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让人类重新回到农业社会,或者将阶级固化,甚至剥夺掉女性的部分权力,才是提高生育率的最为直接方式。

这让我想起年《科幻世界》一篇非常诡异阴暗的短篇小说——《妻子》。

文中构想了一个乌托邦世界。人类因为大脑容量,达到了智力的上限。为了提高脑容量,且能够让婴儿正常分娩,女性盆骨被改造得更大。最终的结果就是女性身体重心下移,导致不能直立行走。而这些,放在人类的整体进化面前,被认为是一个可以承受的代价。

在所谓女权运动者与守旧分子的激烈反抗,甚至发展到内战的情况后。政府 成立了婚姻注册局,建设了若干妻子养成基地。里面所有的女性自出生就被装在培养皿中洗脑,用催眠的方式对她们进行人格塑造,成为那个时代所认为的合格妻子。

男性有生育需求,就向婚姻注册局申请购买,而洗脑培训的技能丰富程度,就是这些妻子们的身价。

这样,显然就完美解决了出生率问题,可这样的代价我们能够接受么?

正如小说《妻子》的结尾,是这样说的:

我爱女人,是因为她们首先是人。

之前讲婚姻关系的文章里,我有一个观点,现在认为的伦理道德,可能并不是普世价值, 真理。

但我觉得,这里面还是有个前提——再宏大的目标,也不应当以牺牲部分人的利益,甚至是剥夺部分人的权利去达成。

或许我们可以采用《美丽新世界》中构想的那样,废除家庭结构,按需求由人造子宫工厂批量制造新生儿,并且每个人在流水线上的基因就决定了阶层。这种 缝合方式,确实能够保证新生儿的数量还有社会的稳定。

可是这样的结果,我们能够接受么?亦或者说,这还能称之为人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431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