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云讲堂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院长庞

国际在线消息:近日,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院长庞思平做客《专业云讲堂》,为广大考生深度解读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

主题:“材气十足、料定北理”

嘉宾:庞思平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院长

嘉宾介绍:庞思平,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院长,北京理工大学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获评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科技部中青年领军人才、国防科技卓青等,“高能材料设计与合成”国防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主要从事含能材料/有机功能材料的合成及应用研究,研究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国防科技进步特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技创新奖、中国兵工学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等。教学方面曾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首都劳动奖章等。

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院长庞思平

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发展历史

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成立于年,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建于年,年开始培养研究生,为国家首批博士学位授权点和首批博士后流动站。北理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是工程、工程、“双一流”等历次国家重点建设学科,为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A类学科。北理工材料学科年ESI世界学科排名进入1‰;在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位列全球百强;在USnew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位列第87名。

多年来,北理工材料学科以“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为目标,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突破了系列“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产生了一大批科研成果,培养了一大批材料科学领域的领军领导人才,走出了一条“顶天立地”的学科发展之路。

专业特色介绍

材料学科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电子封装技术、材料化学和新能源材料与器件6个本科专业。电子封装技术专业为国防紧缺专业和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专业。学院建有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工程硕士点,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并设有材料学博士后流动站。

材料学科自创建以来,始终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己任,围绕国家战略、重大工程开展科研攻关,全面服务于海、陆、空、天、电各领域的关键材料需求,有力支撑了产业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复合发展。五年来,学科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参与)、二等奖1项;牵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参与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1项,获省部级奖励和学会奖励10余项。科研实力处于国内领先地位,部分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持续推动材料行业技术更新,填补多项国内技术空白,自主创新成果、学术影响力等方面居国际第一梯队。

在深耕国家重点领域的同时,材料学科还积极统筹谋划科研发展新路径,拓展民用领域,建设了冲击环境材料技术重点实验室等6个国家级科研平台,火安全材料与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7个省部级平台,扎实推进新能源、环境工程、绿色发展等领域的新材料研究,不断推动产业升级。

近年来,材料学科还积极培育新兴交叉学科生长点,依托现有特色学科方向,谋划布局了生物医用材料、材料信息学、智能材料与结构3个交叉学科方向,探索新学科前沿、新科技领域和新创新形态。

专业培养计划

北理工材料学科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符合国家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发展需求,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与职业道德、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开阔的国际视野,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宽厚、学术思想活跃、勇于实践创新的高层次专门技术人才,能够在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材料物理与化学、新能源材料以及电子封装技术领域胜任科学研究、材料设计与工艺开发、材料制备和工程技术管理工作。

近年来,北理工材料学科秉承材料人与生俱来就有着“矢志报国、勇于担当”的精神密码,不断丰富党建工作内涵,以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创新创业实践为抓手,涵育学生的家国情怀“的理念,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发挥实践育人功能,引导学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511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