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卡之父世界最大间谍情报机构克格勃的
间谍被称为“全世界第二古老的行业”,早在年前,《孙子兵法》第13章《用间》篇说的就是如何使用间谍,36计中的离间计、反间计也历来备受军事家、企业家所青睐,一直流传至今。
苏联间谍机构克格勃(KGB)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搜集秘密情报的间谍机构”,与美国的中情局、以色列的摩萨德、英国的军情六处并称为世界四大间谍组织。
克格勃的影子像幽灵一样随处可见,在世界各地拥有庞大的情报网络,发展至今唯有美国的中情局可与其相提并论。
克格勃机构庞大,资金充裕,收买间谍时出手大方,苏联时期无论资金再困难,也不会穷到克格勃,巅峰时期的克格勃人员曾经达到80多万,现任俄罗斯总统普京就是出身于克格勃。
然而,克格勃的缔造者是谁?却鲜有人知。
年,费利克斯.捷尔任斯基,出生于现在的白俄罗斯明斯克。作为“契卡之父”,克格勃的缔造者,他的一生非常具有传奇色彩,前半生基本上和牢狱有不解之缘,有11年在监狱中渡过。
年,20岁的捷尔任斯基因为从事革命工作,第1次被捕,被流放三年,但一年以后就逃跑了,然后去了华沙继续闹革命。
年,23岁的捷尔任斯基第2次被捕,在华沙监狱服刑2年后,年被流放到西伯利亚,为期五年,这一次在被流放的路上他就跑了,跑到了国外。
年,28岁的捷尔任斯基第3次被捕,同年发生了第一次俄国革命,遇上“10月大赦”,幸运的被放了出来。
然而不久,年底,捷尔任斯基第4次被捕,这次罪名较轻随后被保释出狱。
年,捷尔任斯基第5次被捕,再次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又在途中逃跑,随后在波兰继续革命。
年,35岁的捷尔任斯基第6次被捕,这次被判三年苦役,这次没有逃脱,刑满后回到莫斯科。
年,39岁的捷尔任斯基又因过去的事情第7次被捕,再次被判六年苦役。
年俄国二月革命爆发,40岁的捷尔任斯基和所有政治犯被一起释放,并加入了布尔什维克,不久由于工作出色,被选为中央书记处书记,负责处理党的全部组织工作,进入权利核心。
年俄国著名的“十月革命”爆发,彻底推翻了沙皇统治。捷尔任斯基是重要的组织者之一,革命胜利后,他被选为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团委员。
年12月20日,根据列宁的指示,成立了苏维埃俄国的国家安全保卫机构---全俄肃反委员会,“契卡”是这个委员会的俄文缩写的音译。
年,根据列宁的提议,41岁的捷尔任斯基担任了“契卡”主席,同年在彼得格勒的豌豆街2号挂牌办公。
“契卡”就是后来令世人闻之胆寒、神秘莫测的克格勃(KGB)前身。
“契卡”总部于年搬到莫斯科市中心的卢比扬卡广场11号,即现在俄罗斯联邦安全局总部大楼内。
捷尔任斯基领导下的“契卡”组织,行动神秘,工作手段不受司法机关约束、无视任何法律规则和道德底线。也不属于任何党政机关,最令人恐惧的是“契卡”拥有“无需审判执行枪决”的权利,说谁是反革命谁就是反革命,可以先斩后奏。
“契卡”权势滔天,捷尔任斯基只对一个人负责,那就是最高领导人—列宁。
然而,捷尔任斯基并不认为“契卡”是秘密间谍机构,在他看来,“契卡”是有权独立消灭敌人的特殊部门。他曾写道:“契卡”工作人员是革命的士兵,他们不用去做什么侦查或暗探的工作,专门人才用不着去干这种事,不应把警察的工作交给“契卡”这样的战斗机构去做。
年,42岁的捷尔任斯基奉列宁命令,作为斯大林的副手协助处理重要事务,逐渐成为斯大林最重要的政治盟友。
年,“契卡”改名为国家政治保卫局(简称格帕乌),捷尔任斯基被任命为国家政局保卫主席。
年7月20日,49岁的捷尔任斯基出席联共(布)中央全会,会上捷尔任斯基情绪激昂,像个不知疲倦、精神抖擞的战士,猛烈痛批了背离列宁路线的反对派,然而3个小时后,捷尔任斯基便因心肌梗死猝然离世。
死后,捷尔任斯基被葬于莫斯科红场,他的画像、死后拓的石膏面膜、拓的手纹以及他的军装被装进特制玻璃柜,摆放在克格勃军官俱乐部的会议厅中供人瞻仰。他的雕像也被竖立在克格勃中央大楼对面的捷尔任斯基广场上。
年苏联解体,民主派推翻了雕像,捷尔任斯基广场被更名为卢比扬卡广场。
年9月11日,莫斯科市中心卢比扬卡广场,在普京的见证下,捷尔任斯基雕像再次被安放在广场中,以此表示俄罗斯人民对这位克格勃缔造者的敬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5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