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以色列防卫墙军事行动低强度地面城市攻

年3月29日至4月22日,以色列国防军在约旦河西岸巴勒斯坦自治区对一系列城镇发起进攻。该行动总称为“防卫墙军事行动”,分3个阶段先后占领拉马拉、图勒凯尔姆、凯勒吉利耶、伯利恒、纳布卢斯和杰宁6个西岸自治城市。在历时25天的战斗中,以军综合运用心理战、穿墙战、特种战等战法,以较小代价攻占了对以色列本土威胁最大的西岸巴勒斯坦城镇,并包围阿拉法特官邸,抓获巴自治区内的反以武装人员,摧毁制造武器和炸药的作坊等设施。这次行动对巴自治区内的“恐怖主义基础结构”造成沉重打击,最大程度维护了以色列本土安全。以军“防卫墙军事行动”是自年黎巴嫩战争以来,以军发动的规模最大的军事行动,是一场典型的低强度地面城市攻防作战,也是一场不对称战争,展示了现代城市作战政治战、舆论战……错综复杂的特点。政治为先。在行动第一阶段,以军制订作战计划的原则是“政治为先”。以军第一时间攻占拉马拉,包围阿拉法特官邸,成功阻断阿拉法特对巴勒斯坦的实际控制,切断其政治影响,为下一阶段以方采取军事行动、达成政治目的铺平道路。此外,以军以捉拿躲藏在阿拉法特官邸中的“刺杀以色列旅游部长的凶手”为名,攻占阿拉法特官邸,减轻了以军因入侵巴勒斯坦自治区作战在国际舆论上受到的指责。与此同时,以军通过搜查,取得了部分“与恐怖活动有牵连”的文件,这些“证据”被运用在舆论战中。同时,实行政治目的为先原则降低了以军与巴武装力量的对抗强度。此次军事对抗中,巴民族权力机构在约旦河西岸的武装力量只有约10%卷入冲突,这部分巴方武装力量中还有部分人员通过“协议缴械”的方式被以军“安排”退出冲突,随后被异地释放。情报支援。以军在技术侦察手段上对巴方具有绝对优势。由于以方拥有绝对制空权,无人机航测等侦察手段得以广泛运用。相比传统的作战地图,航拍照片能更清晰、实时地反映城市的复杂地形和情况,使战场更透明。行动开始前,以军使用无人机对西岸巴城镇进行广泛侦察,基本查明巴方地形和防御部署情况。同时,通过情报手段充分了解巴武装力量实施巷战的防御方法和具体地形,特别是通向掩体、具有战术价值的建筑物、制高点等道路的资料。行动开始后,以军充分发挥人力情报作用,将情报官和“线人”直接配属到作战部队,克服部队因对地形、城市结构掌握不够造成的劣势,降低遭遇突袭的风险。同时,以情报部门还窃取大量巴方机密文件,其中包括巴自治机构高级官员与极端组织联系的证据,进一步影响其在国际政治领域的声誉。战法灵活。首先,以军成功实施心理战。整个军事行动中以军有意强化军事实力差距,出动4万余名正规部队兵力,动用坦克、武装直升机等各类重型装备,极力传播以军快速攻占城市、击毙和拘捕抵抗人员的新闻画面,给巴武装力量乃至全体国民造成心理威慑,削弱其抵抗意志。其次,以军采用“不走街道,不走正门”的穿墙战术,通过在建筑内打洞破墙的方法,在推进过程中减少沿街运动或进入街巷,避免城市巷战中巴方预设的诡雷和伏击杀伤。第三,以军充分利用特种作战力量,运用特种分队潜入巴区城镇,遂行抓捕、“定点清除”等作战任务。执行占领阿拉法特官邸任务时,以军出动第反恐怖特种营和第反游击战营两支特种部队。在其他进占城市任务中,各旅所属侦察连在本部队编成内执行搜剿和抓捕行动。精心盘算。为尽量减少此次军事行动在国际社会上的影响,缓解以方在舆论上的被动局面,以军加强了对巴勒斯坦平民的保护。由于作战地点多在平民聚居区,以军尽量限制自身占绝对优势的火力,尤其限制空对地火力的使用,以地面部队规模较小的独立作战为主,尽可能减少军事行动给平民造成的伤害。为保障市民日常生活必需品供应及伤员救助,以军在旅一级部队配备民事协调人员,直接与巴民间机构和国际组织进行协调,并配备救援人员,便于迅速从废墟中解救受困平民。在纳布卢斯老城区作战行动中,以军还考虑到随时为巴医疗机构撤运平民伤员留出通道。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719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