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人要用,用人要疑面对危机,朱友贞自断
同光元年(癸未,公元年)。
历史走到如今这个阶段,梁唐之争彻底定型为零和博弈——凡是能让李存勖高兴的事,都绝对会让朱友贞沮丧!由于之前一段时间,梁军取得了几次颇具规模的胜利,因此,朱友贞已经开始做上了中兴后梁的美梦。就在这个时候,郓州失守的消息传来。
骤然的落差使朱友贞惊恐交加,第一时间就公开处决了郓州防线的直接责任人刘遂严、燕颙。怎么说呢……跑得再快,也没有断头台的刀快!朱友贞余怒未消,又盯上了主持对后唐战争的总负责人戴思远,你得承担领导责任——免去其北面招讨使一职;想想还不解恨,又将其由节度使降职为宣化留后,要求其带嘴里挂、以观后效。
处理完责任人,朱友贞又将注意力转回到黄河战线——他派出使者前去督战,要求北面方面军段凝、王彦章诸将寻机与唐军决战!
已经被边缘化的元老敬翔一直冷眼旁观,十分清楚老板的反应看似镇定,其实已经乱了手脚。他实在不愿意看着自己辛苦打拼出来的后梁基业就此崩塌,虽不情愿,还是决定再去劝谏一下朱友贞。
敬翔的最后尝试:
先帝在位时,以我为心腹,言听计从。如今时代不同了,唐军势力异常强大,陛下却不采纳老臣的意见。既然如此,不如让我死球得了!
说罢,取出绳子就准备上吊。能把敬翔这样城府极深的社会人逼到这个份儿上,你必须得对朱友贞的败家工作脱帽致敬!
尽管如此,朱友贞内心还是不愿意启用老爹留下来的老臣——这不但彻底证明自己的确不如老爹;也用实际行动昭告天下:之前一系列的举动都是无用功。当众认错可是反人性的。若是以前,朱友贞会毫不犹豫地拒绝。但今时不同往日!一旦后唐突破黄河防线,自己的两都可就要直接面对天下无敌的唐军铁蹄了。既然自己想不出任何对策、既然敬翔过往功勋斐然,那……还是先听听人家怎么说吧。这位极度偏宠亲信的后梁老大赶紧拦下半是演戏半是真心的敬翔,随后诚恳问计。
事急马行田!敬翔没有时间废话,略过一切繁文缛节直奔主题:时局危急至此,除了擢用王彦章为前线总指挥,别无他法!
在退后一步,死无其所的状况下,朱友贞的智商难得一见地在线了——他立即同意了敬翔的建议。至于原因?其实也不复杂。
一来,此时的梁主朱友贞已经全无主意,随便给他根稻草都会死命攥住;
二来,敬翔过往耀眼业绩的背书;
三来,王彦章的赫赫威名。
就这样,王彦章被火线提拔为北面招讨使,接替了戴思远当初的职责。
一般地,大家对如何用人有个基本的共识,即: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按照这个原则,朱友贞本应该彻底授权王彦章,以便其能够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或者用任正非的话来解释:让听得见炮声的人做决策。尤其对彼时的后梁而言,确实已到了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的关键阶段,是该孤注一掷的时刻了。
但世界上哪有完人?在朱友贞的眼里,不疑这种做派只能在没有摩擦的理想工况下实施。而王彦章,显然不是朱友贞的完人,自然也就不存在什么理想工况了。那,该怎么办?只好疑人要用,用人要疑喽!
需要特别强调:这个原则并不是没有选择之下的无奈妥协,而是管理学的真谛。诚如朱友贞所担心的,这个世界上是没有完人与理想工况的。但,考虑到一国之君既没能力也无精力事必躬亲,所以就只能疑人要用。
既然人才的确存疑,领导者就需要制定有效的措施以确保既定目标的实现,此即用人要疑。也就是说,所谓用人要疑,并不是说要猜忌人才,而是要预料到:
人才的能力有其边界,确实存在力有不逮的状况;
事情的发展可能远超预期,导致计划跟不上变化;
人才的忠诚堪忧,一旦受到诱惑,存在变节的风险。
作为应对,领导者:
有义务为人才搭建合适的平台,以便在资源分配、政策制定上给予其最大的支持;
有责任拟定备用方案与纠偏预案,以便有效约束疑人不犯方向错误。
只有如此,才能既保障疑人的行动不出圈,又能激发其主观能动性。
理论嘛,听起来总是过于枯燥!还是看看现成的成功案例吧。就在不久之前,李存勖不就任用疑人李嗣源,取得了郓城大捷嘛!
既有逻辑清晰的理论,又有说服力十足的实例,朱友贞最终决定:提拔王彦章的同时,一并拔擢自己的亲信段凝。在朱友贞看来,让绝对忠于自己且手握重兵的段凝当副手(任命其为北面招讨副使),既能给王彦章提供足够的支持,又能给予其必要的监督。一举两得!
怎么评价朱友贞的操作呢?从上帝视角快进,小朱同学的做法极大地加速了后梁的灭亡!咱们不妨简单剧透一下历史的真实走向:
第一阶段,王彦章取得辉煌战果;
第二阶段,眼见王彦章从优秀走向卓越,段凝这个朱友贞钦定的保险毅然决然地猛拖战友的后腿,导致黄河防线一溃千里……嗯,典型的“只要你过得比我好,我就受不了”型人格;
第三阶段,梁军败相显露但还尚存一线生机,王彦章力战之后以死报国;段凝保存实力临阵倒戈。真是对朱友贞天大的嘲讽!
那么,问题来了!明明和李存勖采用了同样的策略,却得到了截然相反的结果!朱友贞到底做错了什么?
众所周知,朱友贞内心对提拔王彦章这件事儿并不情愿,但老王还是用实打实的战绩昭告天下:这个决策英明无比。所以,疑人要用显然没有问题。
那么,问题就只能出现在用人要疑之上了。让我们先看一下成功案例。在奇袭郓城的整个过程中,李存勖都没有对李嗣源的行动有过任何节制与监督。让一个有强烈证明自己忠诚的名宿孤军深入敌境,本身就已经是极大的风险了,再表现出不信任,除了将其推向敌对阵营,就再也没有任何实际作用了!作为对比,梁军的失败,很大程度上不就是由于朱友贞的胡作为和段凝在军事上的不作为嘛!做个假设,如果真的对王彦章充分授权,就算依旧打不赢后唐,至少也会出现战斗力完整队伍在未作任何挣扎的情况下就全军投降的场景不是?
可以这么总结:
对于王彦章,朱友贞做到了疑人要用,但没做到用人要疑。结果?错过了逆转局面的大好良机。
对于段凝,朱友贞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结果?无论能力还是忠诚,终究都是错付了!
2.总结干货问:如何用人?答:用人要疑,疑人要用!
人无完人,自然也就很难用人不疑,那就只能疑人要用。
用人要疑,并不是说要猜忌人才,而是考虑到人才在能力、忠诚度等维度上存在缺陷,领导者:
有义务为人才搭建合适的平台,以便在资源分配、政策制定上给予其最大的支持;
有责任拟定备用方案与纠偏预案,以便有效约束疑人不犯方向错误。只有如此,才能既保障疑人的行动不出圈,又能激发其主观能动性。
我是大卫的平行宇宙,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6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