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对以色列总统发誓表面针对中国,
当地时间6月28日,美国总统拜登在白宫与以色列总统里夫林举行会晤。期间,拜登向里夫林“发誓”,“在我的眼皮底下,伊朗永远不会获得核武器。”
拜登会见里夫林根据美国白宫网站28日发布的讲话记录,拜登在自己的椭圆形办公室里与里夫林坐下来交谈。在这场讲话的一开始,拜登就称自己很高兴里夫林能来到美国,并感谢他“为加强美国和以色列关系所做的贡献”。
随后,拜登就直接表态称,自己对以色列的承诺是“铁的”,“我经常说,如果没有以色列,我们就必须创造一个。”拜登还表示,美国会坚定不移地帮助以色列自卫,并承诺在他执政期间,伊朗不会拥有核武器。“我能告诉你的是:正如他们所说,在我的眼皮底下,伊朗永远不会获得核武器。”
此外,拜登还称,他期待不久后会见以色列新总理纳夫塔利·贝内特,并表示美国和以色列将继续共同努力,促进该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就在几周前,贝内特接替本雅明·内塔尼亚胡成为以色列新总理。美国官员正努力安排拜登和贝内特在未来几周举行会晤。
纳夫塔利·贝内特来源:网络对于拜登的这些“承诺”,里夫林也“热情”回应称,“你的声明真的让以色列人明白了,我们在白宫有一个好朋友”。里夫林还再次重申称,美国是以色列“最伟大的朋友和盟友”,以及“最好的朋友”。
据路透社指出,此次会面是拜登就任总统以来,首次会晤以色列高级官员。而这还将是里夫林作为以色列总统的最后一次出访,7月7日,里夫林将结束自己7年的总统生涯,曾任以色列犹太机构主席兼前工党主席的艾萨克·赫尔佐格将接任以色列总统一职。另外,除了会见拜登外,里夫林还将在纽约会见联合国官员,在华盛顿会见美国会议员。
以色列总统是以色列的虚位国家元首,真正的实际领袖是总理。今年6月13日,纳夫塔利·贝内特宣誓就任以色列第13任总理,接替前任总理内塔尼亚胡。贝内特上任不久,就一改内塔尼亚胡长达12年任期内的外交方针,全面倒向美国,并加入西方国家行列,指摘中国的所谓“人权问题”。
内塔尼雅胡在卸任前一次演讲中曾告诉过贝内特:总理,要有向美总统说不的能力。内塔尼亚胡虽然涉及贪腐,但其执掌以色列十二年间,政绩相当好,这与内塔尼亚胡的经济才能和力保以色列不受美国控制分不开。
内塔尼亚胡来源:网络以色列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国家,最早以色列建国其实是苏联支持建立的,但在冷战中以色列主动倒向美国,并成为美国制衡中东的一枚棋子。但是以色列鉴于欧洲、日本等国被美国控制的恶果,一直追求国家的独立,表面与美国合作,但又从不过度倒向美国,与韩国类似。
然而,以色列在中东地区以及周边的多个国家中,有两个十分强大的对手:伊朗和土耳其。这两个国家虽然科技水平不如以色列,但疆域广阔,尤其是伊朗,因为什叶派的影响力使得伊朗在中东地区极富声望。因此不要说以色列,美国也不敢轻易招惹伊朗。
对于来自伊朗的压力,内塔尼亚胡基于美国和欧洲在伊朗核问题上与伊朗的分歧,并没有公开支持美国,而是从中渔利,这最符合以色列的国家利益,不至于与中国撕破脸。但是贝内特显然不具备内塔尼亚胡的远见卓识,不愿单独承受来自伊朗的压力,遂取代内塔尼亚胡以后,立刻就倒向美国。
以色列倒向美国并开始攻讦中国,表面上符合美国遏制中国的基本战略,但事实上并非如此。以色列虽然科技、经济都很发达,但终究只是一个小国,且国际地位不要比中美,比英法德还差许多,也不如伊朗。因此以色列攻讦中国,只是倒向美国一边的表态而已。
而美国欣然接受以色列的“投诚”,并表现得十分欣喜,表面上是为了中国,本质上却是为了伊朗。
布林肯来源:网络中美对立,自拜登接任美国总统以后陷入了短暂的低潮,虽然制裁依旧,但美国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追加新的大规模制裁,至多也只是借所谓的人权问题指摘中国。短时间内破局的可能性很低,美国的当务之急是解决伊朗核问题。
伊朗核问题本质上是美国、西欧与伊朗的矛盾,伊朗其实并不十分需要核武器,西欧与美国也不愿意。但因为前任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无理制裁,导致伊朗开始走上独立研发核武器的道路。拜登上台后,与国务卿布林肯开始着力于修复与伊朗的关系,以借此重回伊核协议。但因为特朗普时期的高压制裁,导致伊朗国内强硬派抬头,加上背后有中国与俄罗斯的支持,伊朗开始冷遇美国。前不久,伊朗举行大选,强硬派领导人易卜拉欣·莱希当选,正是目前伊朗强硬派抬头的体现。
一旦强硬派主持伊朗,美国和欧洲回归伊朗核问题协议的希望将会变得十分渺茫。因此,美国最后的机会就是在今年八月莱希正式执掌伊朗以前,彻底解决这一问题。
而美国解决伊朗核问题最大的限制,就在于自身虽然对中东掌控力度较大,但有俄罗斯的影响,加上本身属于长臂管辖,缺少代替美国的前哨,除经济制裁外难以给伊朗更有效的压迫。以色列正好可以扮演好这个角色。
只是,以色列和伊朗的关系一直比较僵硬。而且以色列虽然在美国的帮助下,已经与部分阿拉伯国家恢复关系,但仍然不足以威胁到伊朗的地位,美国希望拉更多盟友给伊朗施压,这个想法原本不错,但想在短短一个多月时间里解决这个问题,恐怕并不容易。
在这里,推荐各位去阅读一下《不妥协的谈判》一书。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哈佛谈判项目创始人丹尼尔·夏皮罗认为,谈判中之所以存在“妥协”,是因为人们将谈判对手视为“对立面”,把谈判理解为“捍卫己方利益、要求对方做出牺牲”的零和博弈。这种谈判方式,是一种以损害长期利益为代价的短视行为。通过毕生研究,夏皮罗建立了一种全新的谈判技巧,并将其扩充为易于理解和实践的“不妥协的谈判”理论。这一理论通过理解导致僵局的五大障碍、谈判双方角色等方式,运用心理学技巧打破对立身份,使双方共同提出并优决方案,把对立谈判变为协同合作,无需妥协就能实现共赢。
运用这一理论,夏皮罗促成了“巴以冲突”后的和平谈判;完成了波黑战争中看似不可能的冲突管理工作,并帮助达沃斯经济论坛和多国元首谈判僵局、实现共赢,完成不妥协的谈判。
精彩书评
在今天全球局势动荡的局面下,谈判往往可以起到非凡的作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应当学习一些谈判技能,因此《不妥协的谈判》非常值得我们阅读。
不妥协的谈判哈佛大学经典谈判心理课丹尼尔夏皮罗中信出版社图书京东好评率99%无理由退换官方店旗舰店¥44.2购买点击链接,立刻购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3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