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粮食之日话美食
“民以食为天”。粮食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始终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地位。年11月,粮农组织第20届大会决定从年起,把每年的10月16日(粮农组织创建纪念日)定为“世界粮食日”,以期引起人们对全球粮食短缺问题的重视,敦促各国采取行动增加粮食生产,与饥饿和营养不良作斗争。选定10月16日作为世界粮食日是因为粮农组织创建于年的这一天。
粮食日标识年10月16日是第40个世界粮食日,活动主题是“齐成长、同繁荣、共持续,行动造就未来”。粮食安全系列宣传活动主题是“端牢中国饭碗共筑全球粮安”。珍惜粮食,拒绝浪费,从你我他(她)身边,现在做起。
山西面塑展山西面食是地方传统特色面食文化的代表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可考算起,已有两千年的历史了,称为“世界面食之根”。以面条为例,东汉称之为“煮饼”;魏晋则名为“汤饼”;南北朝谓“水引”;而唐朝叫“冷淘”……。面食名称推陈出新,因时因地而异,俗话说娇儿宠称多,面食众多的称谓与名堂,正说明山西人对它的重视和喜爱。
土豆饼面人摊饭起源:是城乡人民逢年过节必备的食品,起源于山西。在晋商时代,主要是商人在路上的干粮。
摊饭摊饭是用硬黄米磨成的面粉制成的。摊饭配料:硬黄米面、王米面、白面、食用碱、水。
摊饭制作:先将硬黄米面、玉米面、白面按比例放入大盆中,取其一半,边搅边撒投入开水搅成为糊糊,然后与干面粉和在一起不留干面为正好,盖好放到热炕上发酵,待全部发酵后,另用一面盆把发酵后的米面加水兑碱解成稀溜溜的糊糊。准备油鏊置炭火炉上加热,以小勺慢慢倒入温火油鏊中,待听到三次哧哧的响声后即可食用。
摊饭摊饭吃法:是晋西北农村的一种吃法,味道鲜美,百吃不厌。是粗粮中的美味。逢年过节招待座上客的首选!
摊饭功效:有养胃,活血,降低胆固醇,以及预防老年黄斑等特殊功效并且含有大量的维生素E和钙。适合现代人当早餐或晚餐食用。有着丰富的营养价值。
锦绣朝阳食府太原店有情怀的你、想起老家的你、摊饭能激起你无限的遐想!快来锦绣朝阳食府边吃边聊吧!你一定是最有故事的人!
山西面塑展示美食行家对山西面食作了这样的概括:“晋南的馍、晋中的面、晋北的糕”。在雁北,盖房要吃上梁糕,乔迁要吃搬家糕,婚嫁要吃锣鼓糕,逢年过节要吃节日糕……雁北炸糕有“素糕”、“毛糕”、“脆炸糕”三种。素糕是把黍子去皮磨面,蒸成的糕,也叫“黄糕”;连皮磨面做成的糕为“毛糕”;将素糕包上馅儿,入油锅炸出的,就叫“脆炸糕”。
五台油糕锦绣朝阳食府店做油糕最讲究做完糕后要留“糕根”,即在包完糕之后要剩一块素糕,把它捏成猪头状,即为“糕根”。预示有永远吃不完的糕。“好吃不过油炸糕”,可见这炸糕在晋北百姓生活中的地位。
山西面塑展示民间俗称“面人”、“面羊”、“羊羔馍”、“花馍”等。用面粉塑制诸如人物、动物、花卉、翎毛、瓜果等花样繁多的面塑。山西面塑以上等的白面为原料,经过揉面、造型、笼蒸、点色而成,造型夸张、生动,用色明快、大方,风格粗犷、朴实、简练,并富有雅拙的美感,具有鲜明的民间和地方特色。山西民间面塑主要包括两类:花馍和礼馍。花馍是配合岁时节令祭礼或上供的馍。如“枣山”在祭祀神灵之中,还寓意“早生贵子”。
面塑展示面塑展示山西面塑展示又如,用于清明节的“飞燕”花馍,既是扫坟祭礼的用品,也表示春燕飞来,阳光明媚。礼馍,则是伴随诞生、婚嫁、寿筵、丧葬等人生仪礼而制作的馈赠物品。在山西晋南平原每当婴儿满月时,姥姥家都要蒸一种又圆又大、中间空心的花馍馍,俗称“囫囵”,妇女们把它用红包袱裹起来,一手提着囫囵礼馍,一手拉着小孩,来往于乡间小路,互赠于亲戚乡里之间,传递着浓厚的乡里乡情。
锦绣朝阳食府开业庆典土生土长土做法,小时候的味道香不香?锦绣朝阳食府等你来!它就在山西省太原市双塔西街与桃园南路交汇处西南角米处。
莜麦窝窝在人类居住的地球上,不仅动植物,而且农作物的品种也在日益减少。古代先农们种植过多达数千种的农作物,而只有大约种被广泛种植,成为人们主要的食物来源。其中,玉米、小麦、水稻约占60%,而大多数其它农作物品种已处于灭绝的边缘。随着农作物品种日趋单一和世界人口爆炸性增长,全世界粮食供应正变得日益脆弱。
山西面塑艺术展年,世界人口正以每年万的速度增长,地球提供给人们“足够”粮食的局面还能维持多久,许多人正以焦虑的心情在进行研究。许多国家政府对于举办“世界粮食日”活动都很重视。有的国家首脑在这一天发表演讲,有的国家举行纪念会或发表纪念文章,有的国家科研机构发表粮食和农业科研成果,举办科学讨论会等,以提高人们对粮食以及粮食引发的一系列问题的重视和研究。
历年主题截图延伸阅读
年,联合国粮农组织把世界粮食日的主题确定为“同饥饿与营养不良作斗争”。
年定为“投资粮食安全”,目的是动员世界力量,增加农业投入,增强粮食有效供给能力。
年世界粮食日的主题确定为“应对危机,实现粮食安全”,它强调了全球10.2亿人营养不良的严重困境以及在当前萧条的经济环境下帮助饥饿人口的必要性。
年10月12日,世界粮食日、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活动办公室在济南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在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当天,国家粮食局将首次在全国广大粮食干部职工中发起倡议,倡导自愿参加24小时饥饿体验活动,以更好地警醒世人“丰年不忘灾年,增产不忘节约,消费不能浪费”。
年10月16日,年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主会场活动在安徽合肥启动。
粮食调查
年的“第一次世界粮食调查”,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年的70个国家(占世界总人口的90%)为对象,按“每日平均摄取热量低于卡界定营养不良,得出的结论是:世界人口的大约半数处于营养不良状态。
年的“第二次世界粮食调查”,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年的70个国家为对象,所得出的结论是:总的营养水平比战前降低,除北美、欧洲、大洋洲外的所有地区均未达到基准水平。
年的“第三次世界粮食调查”,以~年的80个国家为对象,得出的结论是:发展中国家60%的人口处于营养不良状态。
年的第四次世界粮食调查统计分析了~年的数据,调查范围扩大到个国家。结论是全世界有4.55亿人处于营养不良状态,发展中国家人口的1/4都属于这个范围,尤其是儿童和妇女的营养不良更加严重。从世界性粮食情况恶化的角度来看,这无疑是一个警告。
年的第五次世界粮食调查的结果是:个发展中国家(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除外)~年有3.35~4.49亿人口处于营养不良状态。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组织80年代初宣称,世界谷物产量可以养活60亿人口。但就在同一时期,全世界人口只有45亿左右,可是却有4.5亿人挨饿。
年,世界人口增长到57亿,挨饿人口数字增加到10亿。
宣传截图民为国本,粮为民本。粮食安全关乎世界每一个人。然而正如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所说,粮食损失和浪费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巨大挑战”。据统计,每年全世界损失和浪费的粮食占粮食总产量的13.8%,价值亿美元。与此同时,去年全世界有6.88亿人处于饥饿状态,预计今年这一数字将会再增加1.32亿人。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尤其在新冠疫情令粮食安全更加脆弱的当下,减少粮食损失和浪费势在必行。
国家立法反对浪费
对于以勤俭为美德的日本来说,食品浪费主要不是出现在餐桌上,而是出现在商品流通环节。
据日本农林水产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3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