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数字化进程传统保险公司互联网保险公
编者按:为了生动、深刻、持续地呈现数字保险的探索和进展,深入探讨数字保险的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陆家嘴()》杂志与零壹智库、中国数字保险智库联合推出“数字保险系列专题”,本文为系列专题文章之一。
本文首发于《陆家嘴》杂志年11/12期
(本文摘自《保险行业数字化转型研究报告》,课题牵头机构为: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互联网保险专业委员会,研究参与机构:普华永道中国)
来源
《陆家嘴》杂志
保险行业供给主体包括持牌和非持牌两类,其中持牌机构包括保险公司和保险中介,非持牌机构主要为保险科技公司。其中保险公司又分为传统保险公司和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数字化转型深刻影响到保险行业生态内的各类供给主体。各类主体基于自身资源、技术、场景等优势,在产品设计、营销宣传、核保理赔、精算定价等业务领域不断探索,推动行业更好地适应创新驱动下的数字经济保障需求。与此同时,保险产业链上下游相关领域,也将经历一轮数字化洗礼与优化提升。
(一)基于保险市场供给主体的竞争与合作视角
顺应数字化转型趋势,保险行业市场格局呈现出如下特点:传统保险公司基于既有业务优势,通过“金融+科技”的探索和创新优化原有作业模式;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则以“科技+场景”为特色,寻求互联网保险的独特发展之道;中介公司则寻求两端突破,一方面建设数字化平台,另一方面细分市场和需求场景,深耕细分领域,努力形成在特定产业链环节的比较优势;保险科技公司则努力作为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技术升级赋能者,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传统保险公司的数字化转型
(1)现状与挑战
为积极应对数字化浪潮,传统保险基于不同的行业地位和资源禀赋,呈现出三种不同的数字化转型策略。其中,大型保险公司由于其数字化转型起步早、投资大,已获利于各自数字化转型的初期成果,开始“扩建赛道,打造生态”,围绕自身业务优势,全面发展、构建保险生态,拓展业务边界;中型保险公司尚处于“选择赛道、科技赋能”阶段,聚焦业内成功实践,应用成熟技术,通过科技赋能“找长板、补短板”;小型保险公司受限于自身现状和能力,着重“赛道突围,探索细分市场突破”,主要聚焦于渠道,围绕业务模式和保险场景进行体验优化,且以完善现有IT能力为主。
具体而言大型保险公司的数字化转型呈现以下六个特点:
一是内外部数字化体验并重:数字化驱动从以外部客户为中心,向涵盖客户、员工、代理人、合作伙伴、管理人员等更广泛的范围延伸。
二是中台化、云化:随着竞争加剧,对于快速扩展、敏捷响应前端需求变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整体数字化应用建设也逐渐由前向后,向纵深发展,构建专业化中台应用、共享技术平台、基础设施云化等成为热点。
三是全方位新技术应用探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3564.html